CPI連兩月跌至負區間 中國通縮壓力加大

記者陳宥菘、葉文義/綜合報導

中國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年減0.5%,降幅較前月擴大0.3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跌至負區間,並創近三年最低;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3%,降幅較前月擴大0.4個百分點,且連續第14個月在負區間。總體來看,中國經濟陷入通貨緊縮壓力加大,內需疲軟給經濟復甦帶來疑慮。

中國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解讀,影響CPI下降主要在於食品特別是肉類價格以及原油價格的下行。11月豬肉價按月下跌3%,按年降幅擴大至31.8%。

專家指出,低通膨背後的消費需求相對偏弱問題尤其值得重視,在此基礎上,下一步促消費政策的空間很大。本月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明年要擴大國內需求,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目前市場正期待稍後召開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能推出更多刺激措施。

影片來源:世界新聞網 一洲焦點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公司(Golden Credit Rating)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CPI數據不如市場普遍預期。不過,當月核心CPI按年比較保持穩定正增長,意味著當前並未形成通縮格局,但低通膨現象值得重視。

展望下階段CPI趨勢,王青指出,12月恢復正增長難度較大,但通縮風險有望弱化,背後原因包括豬肉價格將逐漸走出底部以及居民消費有望進一步修復,明年CPI平均值有望從今年0.4%的低位,逐步回升至1.3%左右,通縮風險會進一步弱化。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預計隨著政策發力,未來CPI 在負區間不會持續太久,明年2月有望回正。

PPI方面,王青認為,PPI按月轉跌、按年跌幅加深,主要與原油等大宗商品的國際市場價格波動向中國國內傳導有關,同時也因中國國內投資和消費需求不足,工業品和消費品出廠價格上漲動力偏弱。後期PPI走勢將主要取決於需求端。其中,本輪逆周期調節在提振經濟復甦動能方面的具體效果,特別是房地產市場能否企穩回暖是關鍵因素,短期內國際油價可能會對PPI產生更為明顯的下行影響。

中國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再降,創近三年新低,通貨緊縮壓力加大。圖為中國杭州一家超市內,顧客正在選購豬肉。(路透)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指出,物價整體數據弱於預期,勢必提升市場對宏觀政策進一步加碼的預期,加上年底銀行間流動性有所收斂,預計年底前後中國央行降準、結構性工具的可能有所增加。

油價 投資 中共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