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中國飛彈威脅 美重啟二戰太平洋基地 全面備戰

編譯廖振堯/綜合報導

二戰期間,美軍機場遍布太平洋,是向日本發動攻勢的基礎,但戰後許多偏遠的機場已棄之不用,將軍力集中整合到大型空軍基地。如今為應對中國飛彈威脅,美國決定重新啟用這些幾近荒廢的機場,現在最大的工程便是修整跑道、設施升級。

重整小島機場 設施升級 修復跑道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戰後幾十年來,鞏固了日本和關島等少數大型空軍基地,但面對中國飛彈部署,這些基地成為明顯攻擊目標。如關島北部的安德森(Andersen)空軍基地是重要戰略節點,可以容納多達150架戰機,燃料儲存量亦是空軍最大,可是中國已經研發出射程涵蓋該基地的中程彈道飛彈;為防止這種情況發生,美國試圖重啟印太小島上的孤獨機場、甚至是民用機場,或共用盟邦基地。

美軍改變策略,把軍力分散在太平洋島嶼,圖為美軍A10-C戰機降落在帛琉機場。(取自美國空軍官網)
美軍改變策略,把軍力分散在太平洋島嶼,圖為美軍F-22戰機在北馬里亞納群島機場。(取自國防部官網)

逾7000呎即列入潛在作戰基地

太平洋空軍(Pacific Air Forces)空中和網路作戰副主任溫克勒(Michael Winkler)表示,基本上任何跑道都在考量內,只要超過7000呎就列入潛在的可作戰基地。這多半是指盟國已經開發的基地,尤其是最危險的衝突爆發點-台灣附近的重要地點。如日本和菲律賓擁有許多軍事設施和民用跑道,美軍戰機可能會分散到這裡,溫克勒說光是呂宋島就有六、七個合適機場。

這是「敏捷作戰/彈性戰鬥部署」(Agile Combat Employment,ACE)的工作之一,另外還要重整幾十年未用的二戰機場。雖看似簡單,但要在多處遙遠簡陋的地點保持設備供應十分困難;此外飛機距離主戰場越遠,貢獻可能越低。

目前,美國正派遣飛行員前往盡可能多個潛在地點以了解情況,並測量跑道、鋪設新路面、建造倉庫和加油設施。目前大部分挖掘鋪路、升級基礎設施和預先部署物資都在第二島鏈進行,這比在第一島鏈部署更為容易;第一島鏈雖極度重要,多半還是得和相關各國政府政治斡旋。

當年投原彈 天寧島機場修復中

為應對中國可能發動的飛彈攻擊,美軍在關島部署防空飛彈。(取自國防部官網)

空軍目前正在重建天寧島(Tinian)機場,當年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的兩架B-29轟炸機便是從此起飛,那時機場規模龐大且繁忙,擁有四條跑道,如今已是一片叢林;負責清理的主官形容相隔10呎就看不到人,現在效率最好的時候一天清理近八個足球場大小的區域。空軍也在修復關島海軍基地一個較短的簡易機場,並利用島上的機場進行演習,並重建關島西北機場的滑行道、清理雜草叢生的停車場,並建造一個可以兼作機庫的庇護所。

日本 華爾街 足球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