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看影片學開刀 會操作針頭縫傷口 還懂撿掉落的器具

編譯莊瑞萌/綜合報導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研究人員訓練讓機器人觀看影片學習動手術,已經取得不錯進展,目前機器人已能自行操作注射針頭或縫合傷口,甚至撿起掉落的器具。

影音來源:YouTube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報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與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研究人員透過影片訓練機器人,讓機器人學會自行操作針頭、縫合傷口和打結。經過訓練的機器人不只會單純模仿,還能自行修正錯誤,例如撿起掉落的針頭。

2023年刊登於「美國醫學會倫理雜誌」(AMA Journal of Ethics)的研究指出,隨著外科醫師使用機器人的經驗愈來愈豐富,手術成效也隨之提升。美國醫學院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報告則表示,由於需要接受手術的老年人口持續增加,加上醫學生人數成長停滯,預估2036年將短缺1萬至2萬名外科醫生。

研究人員克里格(Axel Krieger)說,「我們的研究並非要取代外科醫生,而是想讓外科醫生的工作更輕鬆。」

研究團隊還開發出一套可以直接跟機器人對話的系統,例如「執行這項任務或往左移及往右移」。據統計,2020年,機器人輔助的手術次數為87.6萬次,而這種新一代機器人必須在臨床試驗證明符合安全性與有效性並取得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批准,才能在醫院成為常規設備。

對此,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醫學院機器人手術部主任巴力克(Dipen J. Parekh)表示,「我以為他們還需要幾年的時間才會達到這次示範的水準。」但他仍強調,機器人在能夠自行執行外科手術之前,仍有許多步驟需要完成。他說,「這是關乎生死的大事。每位病人的解剖結構不盡相同,疾病在不同病人身上的表現也有差異。」

研究人員利用錄影機拍下機器人在練習縫合墊上進行手術操作的畫面來建立訓練模型。完成機器人訓練後再拍攝其他影片,示範機器人在不同的環境也能成功執行相同的手術任務。訓練時先用practice suture pads (縫

合練習墊),之後用豬肉和雞肉展示技能。

研究人員透過影片訓練機器人,讓機器人學會自行操作針頭、縫合傷口和打結,而且經過訓練的機器人不只單純模仿,還能自行修正錯誤,例如撿起掉落的外科工具。(美聯社)
研究人員透過影片訓練機器人後,機器人已能縫合傷口和打結。(截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影片)
研究人員透過影片訓練機器人,讓機器人學會縫合傷口和打結。(截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影片)

未來相關單位還必須解決手術中常見的問題,例如出血或是縫線放置不當。隱私問題也是會遇到的問題。如果要讓機器人進步到能獨立且安全地執行手術,就必須透過實際手術錄影進行訓練,但必須先取得病患同意。

史丹福大學 食品暨藥物管理局 華盛頓郵報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