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蛋貴 卻花千元買手機 消費者掏錢5大原因

編譯陳韻涵/綜合報導

雞蛋漲價民眾抱怨連連,卻願意花大錢買高階智慧手機,華盛頓郵報分析造成這個現象的五大原因,包括電信業者行銷策略分攤購機成本、使用年限拉長、主流機型霸占市場而缺乏競爭等。

技術分析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在美銷售的新型智慧手機中,泰半要價800元以上,破千元的高階款更受消費者青睞。

華郵報導,消費者若不付那麼多錢,選擇就更少。

蘋果(Apple)的平價版智慧手機iPhone SE近日發表,最低價格也比現行的429元版本貴50元;不只蘋果,中國華為(Huawei)近期也推出一款售價3660元的智慧手機。

消費者不能怪罪高階手機或歸咎通膨或手機製造商貪婪,而是消費者實際被高階手機吸引。

分攤實際購機成本

美國的電信服務業者多年來促銷新型高階智慧手機,祭出無息貸款、汰舊換新給折扣,或在至少三年期間提供超低月租費等優惠,讓無法一次付大筆錢購機的消費者,更容易透過分期繳納的方式選購高階機款。

研究智慧手機市場的BayStreet Research分析師馬爾朵納多(Cliff Maldonado)指出,電信業者提供的方案並不一定划算,卻「有效隱藏」高階手機的實際成本。

使用年限拉長

研究公司IDC數據顯示,美國人平均持有一支手機的時間約四年,比幾年前的調查多出九個月。

因為買新手機的頻率較低,所以最買高階手機以因應未來幾年的科技變化,似乎是合理的選擇。

諷刺的是,中階款可能才是長壽手機。科技產業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資深分析師施內曼(Gerrit Schneemann)表示,目前中階手機的相機品質、電池壽命和運算能力都很棒。

果粉眾多

愈來愈多的美國人購買蘋果的iPhone而非安卓(Android)機款,蘋果多數新iPhone售價800元起跳。

蘋果產品普及是消費者改買高階手機的部分原因,不只美國,就連印度的消費趨勢也是如此。

缺乏競爭

美國的手機市場幾乎由三星和蘋果分食,電信業者當然也就把利潤聚焦於高階機款,藉此創造最大利潤。

先有雞?先有蛋?

消費者較少購買中階機款,業者不會投資製造或促銷,迫使消費者購買高階款。

蛋價居高不下,店家不得不貼布告解釋苦衷,並採取限購措施。(美聯社)
雞蛋漲價民眾抱怨連連,卻願意花大錢買高階智慧手機。(路透)

以上消費趨勢也促使手機廠商不斷挑戰最高階手機的極限,智慧手機市場分析師預期,蘋果未來幾年將推出價格更高的手機,包括明年可能推出首款摺疊iPhone。

iPhone 貸款 華郵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