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 美產業組織和分析師怎麼看?通膨、企業成本增、看談判結果

編譯季晶晶/即時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表示,將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商品徵收10%的基準關稅,並對一些最大的貿易夥伴課徵更高的對等關稅,預計這些國家將採取反制措施,推動美國從自行車到葡萄酒所有商品的價格大漲。路透報導美企高管和分析師的反應如下:

●Advamed執行長Scott Whitaker說:「這種性質的廣泛關稅將起到消費稅的作用。研發支出可能是最早且最直接受害,威脅到美國醫療技術創新領導地位。關稅將讓美國損失就業機會、增加醫療保健系統的成本,並傷及未來的醫療進步。」

●BEARINGPOINT管理顧問RYAN ORABONE表示:「(服裝零售商)供應鏈和製造業務的多元化變得沒有意義,因為全面關稅衝擊到我們在每個重要地理區的廠房設施。」他還說:「品牌現在比以往更需要更精確也更具戰略性的細緻規畫,包括產品組合、分配和定價,都沒有出錯的餘地。」  

●晨星運動服飾分析師DAVID SWARTZ說:「向越南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顯然對耐吉、愛迪達和運動服領域的其他公司不利。由於製造有複雜性,運動鞋不易在其他國家生產。更糟的是,其他亞洲國家也被徵收關稅。行業不致於驚慌失措並立即做出反應。隨時間推移,如果關稅保持不變,運動服價格將上漲, 且生產商獲利率可能降低。這些事導致鞋類和服裝在美大量生產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THREADNEEDLE INVESTMENTS資深股票分析師MARI SHOR(該公司持有耐吉股票)表示,宣布的關稅遠比預期糟。對包括耐吉在內的鞋類公司來說,越南關稅稅率46%,很難避得開。公司會回頭要求供應商,但關稅在許多類別肯定會推動通膨走高,從而給消費者可自由支配支出帶來壓力。

●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資深成員CHRIS VITALE說:「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貿易政策的宣布可以教人百感交集。眼看著工廠被掏空、產業能力流失,我們多年來不斷倡導這件事,如今,總統終於關注這個問題,甚至用了我曾經說過的一些詞彙和想法,這讓人感到難以置信。」 

●美國勞工聯合會和產業工會聯合會主席LIZ SHULER說:「強大的美國電子業需要全面性的做法——將有針對性的投資和激勵措施與加強互利貿易夥伴關係的政策相結合。貿易對供應鏈彈性、創新和成本競爭力至關重要。沒有它,關稅可能升高美企成本,並進一步推動生產移至海外。」

●美國勘探與採礦協會執董MARK COMPTON說:「川普政府優先考慮國內礦產生產和加工,所以我們擁有振興製造業基地和社會所需的原材料,這讓我們深受鼓舞。我們期待與政府合作,確保國內採礦業能夠因應挑戰。」

●COSMOS CURRENCY EXCHANGE創辦人TONY REDONDO說,「像輝達(Nvidia)這種半導體巨擘面臨進口晶片的成本上漲;英特爾可能受益,但並非完全倖免。中國對稀有材料的報復可能加劇短缺。PC製造商(戴爾、惠普)的成本可能增加10%-25%,每台電腦多200-500美元,推高售價或降低獲利率。AI伺服器公司(輝達、亞馬遜)可能因晶片和鋼材變得更貴而出現延誤,和數百萬美元的額外成本。沃爾瑪和建築業零售商也會受影響。短期而言是更高的成本和混亂。長期來說,美國製造業工作可能增加,但工作力和基礎設施落後。 到2025年底,消費者將面臨更昂貴的商品,除非公司吸收成本——但這種情況很少見」。

●CONSUMER BRANDS ASSOCIATION供應鏈韌性副總裁TOM MADRECKI表示:「消費品行業已在美國生產了大部分產品。然而,國內供應稀缺,有些關鍵成分和投入資源需要進口。再多的關稅也無法讓這些生產資源回流美國。不反映這些問題的對等關稅,不可避免地將提高成本,限制消費者獲得負擔得起的產品,並在無意中損害標誌性的美國製造商。我們敦促川普總統和他的貿易顧問進行微調,豁免關鍵成分和投入資源,以保護製造業就業並防止日用雜貨出現不必要的通膨。」

對於川普關稅,美企高管和分析師普遍的反應是商品價格將上漲,生產商獲利率降低, 但不見得能將大量製造業務帶回美國。(歐新社)

●RUNNING POINT CAPITAL ADVISORS合夥人兼資訊長MICHAEL ASHLEY SCHULMAN說:「除了將製造業帶回美國並利用美國境內先進機器人技術實現製造業復興外,川普有可能試圖搞砸中國經濟。對中國商品課徵34%關稅可能迫使許多中國製造商倒閉,增加其失業和社會不穩,儘管美國國內恐被迫暫時調整價格水準。對晶片、個人電腦、半導體和伺服器製造商來說,這些關稅若持之以往,將具有相當大的破壞性。投資人、分析師、政壇人士和市場都將屏息以待,看看各國在『解放日』後能協商出什麼來。希望今天的公告是最糟情況,任何談判都能好過於此。」

美國對等關稅表。(製表/世界新聞網)

關稅 川普 供應鏈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