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川普喊「美國製造」 把工廠遷回美國 成本高難度大

記者顏伶如/綜合報導

川普總統2日在白宮記者會上說,隨著關稅政策上路,就業機會與工廠將回流美國,企業若希望關稅降為零的話,「就在美國生產商品」。「華爾街日報」(WSJ)分析,若依照川普希望的「美國製造」把工廠遷回美國,其實相當艱難,涉及龐大成本。

川普上台幾個月裡,從iPhone製造商蘋果公司(Apple)、南韓現代汽車(Hyundai)、製藥大廠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與禮來(Eli Lilly)的動向可以看出,跨國公司紛紛準備在美國擴廠,做為對川普關稅的因應。然而全球供應鏈盤根錯節,想依照川普希望的方式把工廠遷回美國,其實相當艱難,涉及龐大成本。

企業主管說,川普若憑藉關稅向貿易夥伴施壓成功,迫使其他國家讓步,到頭來川普可能調低關稅。經濟學家則警告表示,企業若按兵不動,等候貿易戰情勢明朗才要邁出下一步,全球經濟恐將因為投資緊縮而成長緩慢。

川普希望建立高關稅壁壘之後,能夠迎接製造業職缺充足、全國各地工業蓬勃發展的黃金年代。川普譴責中國、歐盟等貿易夥伴以掠奪手段搶走屬於美國的工作機會與產業。

華府與北京之間地緣政治越來越緊張,跨國公司紛紛在中國以外的地點增設生產線,以避免風險。比如,蘋果公司就開始在印度生產iPhone手機。同一時間裡,中國企業同樣在海外擴展,一方面為了避開國內的激烈競爭,一方面也為了因應美國關稅,墨西哥、越南則是熱門目的地。

川普二度執政,不論敵對國家或盟友一律發動貿易戰。但某些分析師說,美國出現巨額貿易逆差的主因,問題出在長期以來的預算赤字,還有低儲蓄率。

全球供應鏈盤根錯節,想依照川普希望的方式把工廠遷回美國,其實相當艱難,涉及龐大成本。(路透)

華爾街日報分析,想要工廠回流美國必須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美國製造業正朝先進技術發展,可是美國國內卻沒有價格比海外生產更便宜的基礎原料與零件成品。美國製造業者經受螺絲等成本上漲所苦,由此可見能在全球供應鏈順暢運作的重要性。

川普 關稅 華爾街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