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號帶回45億年前小行星碎石 可助了解太陽系起源之謎

編譯廖振堯/綜合24日電

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冥王號」探測太空船(OSIRIS-REx spacecraft)自深空(deep-space)中獲取的「貝努」(Bennu)小行星樣本於24日上午,自太空成功降落到猶他州沙漠,結束為期七年、40億哩的旅程。這批樣本有望超過日本蒐集的數量,也能幫助科學家一窺45億年前的宇宙風貌。

貝努小行星像旋轉陀螺

美聯社報導,冥王號於2016年開始執行此耗資10億元的任務,並在兩年後到達「貝努」小行星。「貝努」」圍繞太陽運行,距離地球5000萬哩(約8100萬公里),直徑約為三分之一哩(0.5公里)長,形狀像個旋轉的陀螺,普遍認為它是產自更大顆小行星的碎片。

在冥王號到達後的兩年調查期間,發現「貝努」布滿巨石和隕石坑、表面鬆散。2020年太空船透過真空臂吸塵器插入「貝努」數呎深,挖出比預期還多的物質,它們溢出並飄走一些,還堵塞了容器的蓋子。該容器可裝約250克碎石,該任務首席科學家亞利桑納大學教授勞瑞塔(Dante Lauretta)說,即使低於該容量也很輕易超過任務最低要求。

NASA公布的照片顯示,洛克馬汀公司的回收專家團隊24日在猶他州西北部的國防部軍事試驗場,檢查軟著陸成功的樣本艙。這裡面裝有來自外太空小行星上的灰塵。(美聯社)
直升機吊運NASA剛自太空安全墜落地表的樣本艙,送往位猶他州的軍事實驗場。(美聯社)

樣本艙成功降落猶他州

冥王號在經過地球時,從6萬3000哩處釋放樣本艙,經過四小時後降落在猶他州沙漠一片偏遠的軍事用地上。樣本艙回到地球的過程有驚無險,降落傘打開的高度比預期中高了四倍,約於2萬呎高空便開傘。樣本艙落地時外殼熏黑,所幸沒有損壞凹陷。

日本曾帶回一茶匙樣本

密封的冥王號樣品艙,24日先送到附近軍事基地檢查,將於25日空運到NASA位於休士頓的詹森太空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並在一個專門設計的新實驗室中打開,屆時才能確定帶回多少樣本。日本是唯一另一個帶回樣本的國家,在兩次小行星任務中收集約一茶匙的樣本。

裝有小行星灰塵的樣本艙,24日當天上午著陸後,立即被送到淨潔室由科學家進行檢驗。(美聯社)

NASA計畫10月公開展示及講解

冥王號帶回的碎石和塵土將是除了月球任務外最大批的樣本,NASA署長尼爾森(Bill Nelson)表示它們是太陽系誕生之初便留存下來的物質,將幫助科學家更完整了解地球和生命形成的方式。NASA計畫在10月進行公開展示及講解。

裝有收集小行星上灰塵的樣本艙,24日上生安全墜落地表沙漠,被送到位於猶他州西北部的國防部軍事實驗室進行初步檢查。(美聯社)

「貝努」預計將在2182年接近地球,距離危險到足以撞擊,勞瑞塔說收集到的數據將有助於任何讓「貝努」偏離軌道的計畫。而冥王號「路過」地球後,已經投入下個任務:前往另個軌道將與地球相交的小行星阿波菲斯(Apophis),預計於2029年到達。

太空 NASA 猶他州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