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再遭降評 爆雷陰影揮之不去
繼穆迪和惠譽之後,史坦普全球也加入調降美國銀行業的評級行列,遭降評的對象是一系列中型銀行。在此之前,穆迪投資者服務已發出警告,調降27家美國銀行業者的評級;惠譽更預警,可能全面下修銀行業的營運環境評級,屆時即使是資產規模最大的摩根大通,也難逃被降評的命運。
史坦普全球降評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預測融資風險和獲利能力下降,將考驗美國銀行業的信貸實力;其次是大量存款外流和普遍偏高的利率;第三是商業房地產(CRE)曝險部位偏高。
今年3月時矽谷銀行和Signature銀行的倒閉,以及後來其他幾家快速擴張的中型銀行遇到的問題,加劇了美國銀行業的挑戰。即使監管單位採取了緊急措施來恢復信心,但這些問題仍導致許多地區銀行陸續出現存款擠兌。
最近利率的顯著上升,進一步打壓了美國銀行業的融資額度和流動性。美國十年期國債殖利率飆升超過4.2%,至16年新高,兩年期國債殖利率突破5%;30年期固定利率房貸利率也攀升至7%以上。
美國銀行業面臨的壓力,來自於Fed持續升息以冷卻通膨的激進緊縮政策,推高了國債殖利率,也相對降低了許多銀行業者持有的債券價值;當其資產負債表帳面價值大幅縮水時,也限縮了流動性。此刻只要有個風吹草動,存款人信心不足而出現擠兌行為,銀行危機將瞬間引爆,並衍生骨牌效應,今年3月就掀起三家中小型銀行倒閉的風波。
而為了保有更高的流動性和存款,銀行不得不支付更高利息和費用來吸引或保留存款,許多存款戶因此開始「逐水草而居」,哪裡利息高,就將資金轉移過去,同步推升了銀行的成本壓力,而存款的下降,更是壓縮了許多銀行的流動性。自2022年初以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承保銀行所持有的存款已下降6%。
這些遭到降評的銀行普遍的問題是:由於爭奪存款時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利率,從而損害獲利能力,而且經由發行債券籌集資金的成本,可能會變得更高,從而給獲利帶來更大的壓力。
只要高利率環境一日不消除,用來投資而持有的國債價值會繼續下跌,進而增加潛在損失,最終給資產負債表帶來壓力,都有可能為一些地區性銀行造成「惡性循環」。
只要Fed繼續執行「量化緊縮」政策,維持高利率和縮減資產負債表以降低與疫情相關的債務,FDIC承保的銀行持有存款將繼續下降。史坦普全球指出,截至今年年中,獲存款承保的銀行中,到期證券未實現的損失超過5500億美元。
在7月會議之後,市場普遍期待,這會是Fed本輪升息周期的最後一次升息。但從會議紀錄以及之後多位Fed官員的談話,可以嗅出風向:通膨一日不降回2%的目標,聯邦基金利率就不會調降。即使近日各項總體通膨指標都顯示出趨緩跡象,但在Fed最重視的核心通膨指標方面,卻依舊居高不下。
高利率還引發了人們對經濟衰退的擔憂,這是銀行業面臨的另一個風險。一方面信用卡利率、房貸利率和汽車貸款利率在過去一年半中大幅飆升,讓中低收入家庭左支右絀、捉襟見肘。另一方面,隨著利率上升,銀行愈來愈擔心經濟的不確定性,並且愈來愈不願意向消費者和企業放貸。民眾無力借貸,銀行不敢放貸,更會讓銀行資金流動停滯,平添資金成本負擔。
不過投資專家認為,銀行業遭降評也並非一無是處:區域銀行領域將會有很多低接機會,而且評級機構的評估往往比較像是一個落後指標,大家應該睜大眼睛,注意觀察銀行業動向,因為將會出現一些大贏家和一些大輸家。
雖然史坦普全球預計銀行獲利能力可能在2024年進一步惡化,但仍強調大多數美國銀行的前景保持穩定,部分原因是美國監管機構發起的緊急銀行融資方案以及美國經濟展現超出預期的韌性。接受評級的銀行中,90%的銀行展望為穩定,10%的銀行展望為負面。不過,沒有一家的展望是正面。
然而,只要Fed繼續執行量化緊縮,特定銀行的獲利能力就可能繼續下降。史坦普全球調降美國地區銀行的債券評級,再次提醒人們:這個產業短中期將持續面臨著高利率、融資成本上升和獲利能力下降等諸多挑戰,成為不知何時會爆發的「不定時炸彈」。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