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習通話與馬習二會 能穩住台海?

社論

美國總統拜登2日再次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依白宮官員的背景說明,這是拜登在台灣舉行總統就職前邀習對話,重申美國一個中國政策和台海穩定的重要性,習近平也堅持,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再次要求拜登把不支持台獨的積極表態落在行動上。

拜登一方面和習近平通話,也讓美在台協會主席羅森柏格到台灣訪問,羅森柏格在與台灣準總統賴清德見面時,就明白表達希望賴能「持續努力維持區域和兩岸的現狀」。羅森柏格此行當然也說明拜習通話背景,表達美對台堅定支持用意,同樣的,對賴清德就職演說的可能表述,羅森柏格當然也會傳達美方關切,把「美中共管」台海的穩定立場落實在訪問行動上。

習近平和拜登通話,一如以往,在新華社的稿中,強調了拜登表述了不支持台獨等「四不一無意」立場,甚至於加上「美國不尋求遏制中國發展」、「不尋求與中國脫鉤」的六不立場,不過,在美白宮說明中並沒有上述明確用詞。然而,雙方談到了美財長葉倫和國務卿布林肯的訪問,美中軍事代表本周將依去年拜習會舊金山願景結論,恢復在檀香山磋商,軍事對話的恢復,確實也讓軍機在太平洋上空危險逼近減少。

誠如白宮官員所說,這次通話依聚焦在「投資、結合、競爭」架構,激烈的競爭需要密集的外交來控管緊張,了解看法並防止意外衝突。這句話清楚表述了拜登期待美中真能「共同有效管控分歧」,不管是台海或南海,所以雙方也達成,必要時「可以拿起電話通話的共識」。

然而,對習而言,要把舊金山願景「變成實景」,就要「樹立正確戰略認知」,需「扣好第一粒鈕扣」,美中兩大國不能不來往、不打交道,更不能衝突對抗。在這樣前提下,才能達到「以和為貴、以穩為要、以信為本」,用行動落實管控分歧,承擔大國責任,交流合作。但拜登和習對美限制中方高科技的看法不同,華府認為是「去風險」,習近平認為是「製造風險」,「剝奪中國正當發展權利,我們也不會坐視不管」。

拜習在這次對話裡新意不多,但相互表達了立場。習再畫台獨底線,對「台獨勢力的分裂活動和外在縱容支持,中方不會聽之任之」,美國「知道了」,也認知到「維持兩岸現狀」的重要,該讓台灣知所節制的訊息也會明白表達,羅森柏格對賴的期待正說明一切。

當馬英九將和習近平二會傳出後,行政院長陳建仁即要馬在習面前主張「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立即批陳的言論是台獨主張,違反中華民國憲法,也強調「台灣不是國家,是中國一部分」。這話固然引起綠營一片抨擊,但這正是拜登一中政策的濃縮版,也是「各自以口頭表述,兩岸均堅持同屬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精義,獨派當然惱怒,卻也是馬英九始終堅持不肯輕移的基本立場。

馬英九再次登陸,第一天就強調九二共識讓兩岸不打仗,在他主政八年,世界上沒有人認為兩岸會有戰爭,這就是九二共識的最佳體現。國台辦主任宋濤的回應,也是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促進兩岸交流,推動兩岸和平發展。

不管如何評價馬習二會可能的影響,馬英九力主兩岸和平避戰,以具體行動來穩局,即令是綠營高層也樂見;台灣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就說如果馬能表達不派軍機艦來,「這不是壞事」,而對將主持國家大政的賴清德而言,如果馬習二會能讓兩岸嚴竣情勢降溫,對他是緩壓的正面發展,雖然不能明說,但這安排對台海情勢總是利多於弊。

各方都擔心的關鍵變數,就是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上可能的「答卷」;賴清德不是蔡英文,陸委會主委出身的蔡英文,打兩岸關係互動「擦邊球」的專業,是賴清德沒有的,賴清德身旁也看不出有精於國安外交幕僚,能有效協助他在兩岸關係上,能找到不違背既有信念,又不觸怒美中底線的表述。

賴清德要如何「努力維持現狀」,羅森柏格已經開出了考題,但答卷還得過大陸那關,其間的用詞與政治智慧,正是賴準總統治國的第一大考驗,過不過得了關,美國、中共都在等著看,這是賴清德最未曾受到檢視的部分,希望他不會重演「中華民國憲法是災難」的荒唐表現,給大家一個放心的交代。

拜登 賴清德 習近平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