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輕舟已過 輝達AI希望所繫
蘋果在2日財報之前危機重重,尤其處境可見於「三失」:失去中國手機銷量第一的地位(被華為取代),失去全球手機銷量第一的地位(被三星取代),失去全球最大市值公司的地位(被微軟取代);其中最大的危機是,在庫克領導下,遲遲未能制訂人工智慧(AI)的發展計畫,以致蘋果被微軟、谷歌和Meta遠遠拋在後面。
結果蘋果2日的財報舉重若輕,收入和獲利輕易超過預期,雖然超過幅度不大,1至3月的季度收入比去年同期減4%,iPhone銷售收入比去年同期減10%,兩者的減幅都比預期少;季度中國收入達163.7億,超過華爾街預期的150.5億,顯示華爾街的擔憂言過其實。
財報後看蘋果前景,希望寄託在兩點。一是蘋果的服務性業務(services)。庫克常說,蘋果有22億用戶,因為有如此龐大的用戶,所以App專賣店、蘋果音樂、蘋果電影、蘋果支付等服務,可以從用戶取得收入,這季收入239億,比去年同期增14.2%。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持有1750億元蘋果股票,他看中也正是對蘋果忠心不二的龐大消費者。
二是庫克一再承諾的AI發展計畫。華爾街相信,蘋果將於6月10日的發展商大會上宣布AI大計,蘋果甚至可能將AI技術放進iPhone,讓今秋推出iPhone 16形成一個「超級周期」,屆時銷量將可大大提高。日前有消息說,蘋果正在與OpenAI和谷歌商談,把ChatGPT或Gemini放進iPhone之中,有如iPhone現在使用谷歌的搜索引擎一樣。
不過庫克雖一再說,今年稍後將會宣布「讓人興奮」的消息,卻一直沒說具體內容,蘋果至今為止又沒有研發自己的AI語言模型,到底會宣布些什麼,是否真的能夠一舉逆轉現在的AI劣勢,實在難以預測。
庫克遲遲沒有發展AI,導致蘋果陷入「AI危機」,確實是決策者的重大失誤。喬布斯(Steve Jobs)生前曾說,庫克不是產品人,自2011喬布斯去世,蘋果一直沒有創新產品,不同款式的iPhone、iPad和蘋果手表,只能算是「蘋果電腦」的不斷變形而已。庫克主政13年,最大成就是將生產外移到中國,利用中國平價勞動力,大賺其錢,將蘋果市值不斷增加,先破1兆,再破2兆,還一度突破3兆,直到去年AI興起,他沒有反應,將全球最大市值的地位拱手讓給微軟。
若從財報的重要性去看,蘋果對美國股市的影響力比輝達大,它在道指、那指和史指三大指數都占有很大比重,它還占了巴菲特波克夏公司的四成股票(持有蘋果股票6%,市值1750億元);但若論對當前炙手可熱的「AI工業革命」的影響力來說,則輝達絕對比蘋果重要。
2022年11月開始的「AI工業革命」,經過一年半快速發展,已越過驚奇的階段,並進入投資和產品的階段,目前又已進入產品成效和獲利的階段,日前微軟財報後股價上漲,而Meta財報後股價下跌,原因正在微軟AI產品開始獲利,而Meta則未見有成。輝達的GPU晶片,一直處於AI革命的中心地位,輝達股價也自2023年初起一路狂飆,至今已上漲了約500%。輝達去年5月的財報,收入和獲利驚人,股價升破400元,市值因此衝破1兆;輝達今年2月的財報,股價升破800元,市值破2兆。每次財報都見證了AI革命的發展。
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特斯拉都已完成這季財報,只剩下輝達了;超微(AMD)和超微電腦(SMCI)日前都在財報時失利,導致股價下跌,所以5月22日的輝達財報,是推動AI革命的唯一希望。
最值得注意的是,輝達在上月中的GPT大會中,推出了新一代的Blackwell晶片。瑞銀3日的分析說,Blackwell將於年底12月上市,預計可於2025年讓輝達繼續保住80%的AI晶片市場。由於Blackwell的功能比兩年來一直壟斷市場的H100更強大,所以輝達預期,新晶片推出後,市場需求將會仍然強大。Blackwell還有一大優勢,即晶片不是單賣,還有軟體配套,Blackwell的旗艦B200,雖每枚要3萬至4萬元,但有40%的溢價,在售價上有很大優勢。
AI語言模型是AI工業革命的核心,而Blackwell則是推動這項革命的核心,各行各業將會因Blackwell而進入新時代,屆時不知輝達會否將再次帶來驚人的收入和利潤?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