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有換人壓力 勸退拜登難成氣候

社論

27日晚上的總統辯論,由於拜登表現差勁,進行不到一半,民主黨的策士已傳出「換人」之聲;辯論結束之後,民主黨內一片驚慌,不少民主黨金主,透過多個網站,聲言拜登表現有如「災難」,紛紛表示不再捐款。

到了28日,換人之說,已發展成為勸退運動,其中作為自由派言論大本營的「紐時」,成為了勸退的大旗手,不但社論明白表態,拜登要服務國家就必須退選;紐時旗下大批專欄作者響應,紛紛撰文勸退,包括了克魯曼(Paul Krugman)、佛里曼(Thomas Friedman)、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布魯尼(Frank Bruni)、克萊恩(Ezra Klein)、杜塔特(Ross Douthat)等。

社論說,川普極其危險,是美國民主的大敵;拜登四年前擊敗川普,但他現在已不是四年前的他,周四晚的辯論顯示,他沒有能力駁斥滿口謊言的川普,為了打敗川普,拜登必須主動退選。

佛里曼說,辯論直播時,他在里斯本,一面聽一面飲泣,因為拜登不可能贏川普;他與拜登是朋友,但不能不呼籲他退選,把他在初選中贏得的黨代表票(delegates)交給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由委員會在8月19日的黨提名大會選出接替的人選。

克魯曼則說,他長期支持拜登,有人可能認為他勸退等於背叛,但民主黨人必須認清現實,沒有理由繼續打一場不能贏的選戰。紀思道也說,只要拜登不退,繼續由他與川普對陣,就只會增加川普的勝選機會,拜登的辯論表現證實了拜登太老的說法,讓一個被定罪的重罪犯贏了辯論。

到了下午,民主黨前總統歐巴馬和柯林頓也在X平台(即推特前身)撰文,據政治新聞(Politico)報導,勸退派原本呼籲兩名前總統加入勸退行列,促成拜登退選。但兩人出手,卻大出民主黨人意料之外,反對退選,支持拜登選下去。

歐巴馬說,今年11月大選的重點,是要在兩個作風不同的候選人中作一選擇;其中一人有道德操守和有是非判斷能力,但另一人則滿口謊言。拜登在辯論中表現欠佳,並沒有改變11月大選的重點,即是在兩人之間作出選擇。

柯林頓則說,辯論表現,他不評論,他只說他知道的事實。事實是,拜登是個好總統,為美國做了三年大好事,包括成功處理了疫情、為國家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對氣候危機採取行動、有效地逐漸遏抑通膨、以及帶領美國從川普執政四年所製造的泥沼中走出來。

「退」與「不退」兩派針鋒相對,看來都沒有相讓之意。勸退派之所以勸退,主要是背後有一恐懼和絕望,認為老化的拜登沒有能力應付川普,11月必敗無疑,所以唯有拜登退選,換人上馬,民主黨才有打敗川普的機會。要勸退派改變立場,支持拜登續選,看來沒有可能,只要紐時和諸多專欄作家不改變立場,勸退之聲就會持續不斷。

但另一方面,拜登有第一夫人、歐巴馬、柯林頓和白宮的支持,短期之內,將可以支持下去;民主黨提名大會8月19日在芝加哥舉行,只要拖過了提名大會,換人危機就算過去,至於9月的第二次辯論,屆時形勢已變。拜登28日在北卡造勢集會上,面對2000支持者侃侃而談,完全不提換人之事,他承認自己不再年輕,說話不再利落,但他有判斷力,知是知非,對人民說真話,不說謊,不像川普那樣滿口謊言。他的意思是,必定會選下去。

那麼,民主黨的「勸退運動」將會如何收場?一,只要拜登不主動退選,勸退和換人將困難重重,但距離提名大會召開只有40多天,時間緊迫;如果拜登不交出手中的黨代表票,提名大會將難以展開換人程序。

二,同樣困難的是,民主黨難以找到替代人選;副總統賀錦麗看似順理成章可作人選,但她能否得到黨內同意?她作為副總統參選人,沒有人反對,但作為總統候選人,則截然不同,特別是她的少數族裔身分(非裔和亞裔),被視為不利於大選。

其他任何人選,包括拜登政府的官員(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葉倫、國安顧問蘇利民、以及商務部長雷蒙多),都有政續,但同樣難以贏得全黨支持;至於有意參選的州長和參議員,也將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如果拜登不主動交出手中的黨代表,民主黨又沒有孚人望的替代人選,距離民主黨代表大會僅有一個多月之際,拜登雖有換人壓力,但是勸退恐怕難成氣候。

拜登 民主黨 川普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