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需要「革命」 改變總統競選格局

社論

2024年總統大選首次電視辯論,讓大眾看到一位咳嗽沙啞、精神恍惚、措詞困難,常張口結舌才嚅囁講出讓旁人聽不懂的話;另一位謊話連篇、自吹自擂,搬出一堆與事實不符的政績或指控,讓媒體「事實查核」忙得不可開交。4日是美國建國245年國慶,形勢所逼,今年竟只能在一位老而虛弱、一位被判34項重罪成立的人之間,選一個來領導國家。這樣荒誕的選局能否刺激美國再來一場驚天動地的「革命」,改變現狀?

兩黨建制派對此都無能為力,形成民主黨被老者霸位、共和黨被狂者綁架的荒謬局面。美國雖是叱吒全球的霸權,舉國已無人才,只能坐視81歲、78歲的兩位老人占位,逾七成美國人認為兩位總統候選人年齡太高,已成為國家危機。

拜登和民主黨指控,川普是為私利而非國家利益而競選;更貼切說,川普的「復仇之旅」是「當選過關,落選被關」,選上總統可尋求延緩判刑、撤銷其他控罪,還可利用總統大權實施他公開明說的「報復」起訴他的檢察官和所有人。

反觀拜登不服老,隱瞞健康實情競選到底,是想讓川普再次鎩羽,成為他的政治使命和遺產,可能也為依憲法讓位賀錦麗鋪路。首場辯論像兩個老人吵架,一個言語不清,一個答非所問,看不到國家未來方向描述、聽不見政經規畫願景,也缺少對俄烏戰爭、以哈衝突或美中競爭、中俄北韓伊朗結成軸心聯盟,美國如何領導世界應對的大政方針,全無世界最強國家領導人應有的風範格局。

民主黨從拜登的辯論表現看到深沉危機,即使白宮辯稱拜登感冒了,但他老態畢露已影響言語表達和思考能力。民主黨人和紐約時報等近日「含淚」表態,主張陣前換人。民主黨歷史上有兩次更換總統候選人案例,1952年Harry S. Truman總統放棄連任,1968年3月Lyndon Johnson總統棄選,結果最後都敗給共和黨人,臨投票前數月才換人都敗選,使民主黨對換人更猶豫,何況拜登迄今堅持參選到底。

拜登手握黨內初選絕大多數票數,除非他主動退讓,否則距離8月19日民主黨全代會確定人選僅40多天,賀錦麗並無資望可取代拜登。而拜登一旦退選,黨內群雄並起,有人比喻類似清朝「九子奪嫡」的權鬥,將使民主黨分崩離析。寄望拜登第二場辯論或未來表現,能彌補首場辯論的負面形象,美國和民主黨都不應冒這種風險。

拜登辯論會次日在北卡造勢,自侃走路不像以前輕鬆、說話不像以前流暢、辯論不像以前厲害,但知道如何說實話,跌倒了會再爬起來等語,與前一天判若兩人,卻很難改變黨內對他的擔憂和換人念頭。

兩黨都有苦處,共和黨建制派反川勢力已被瓦解,如麥康諾、海理等都已表態挺川普;民主黨臨陣才發現拜登不行,除非歐巴馬、柯林頓或幕後有力金主,願出面協調勸退拜登、整合中生代力量,危機才可能化解。

問題在美國政壇相對缺乏「大老文化」,誰都沒有意願或聲望主導一切,加上拜登有老人頑固性格,能影響他的太太吉兒等家屬也鼓勵他參選,寄望他醒悟而主動退選,就像共和黨無法擺脫川普一樣,難如登天。

美國逾七成選民意願,需要年輕總統。為開啟嶄新局面、帶來良性循環,拜登過去四年政績再好,都須走人,何況他的政績有許多爭議如通膨失控等,票選拜登只剩阻擋川普上台這個首要目標,何其諷刺。

加州州長紐森、密西根州州長惠特曼或其他人選,都是50多歲菁英,如能取代拜登,馬上可凸顯川普太老、有犯罪紀錄等劣勢,也是共和黨恐懼的發展;中生代可為國家帶來新希望,號召年輕選民回歸,也改變川普再回鍋可能棄諾,給北約、烏克蘭、東亞等盟友的不信任感,讓美國政壇和總統大選風貌都煥然一新。

這樣做有如發動一場革命,可清理政壇沉積多年的渣滓,帶動兩黨大換血。有個比喻說,「與其讓川普傳達的謊言表現,比拜登傳達的事實更有力、更吸引選民,不如看民主黨冒敗選風險勸退拜登,換年輕人參選」。兩個老人競選讓人厭倦,拜登如堅持不退,至少應公開接受具公信力的大腦認知測驗,川普也應一起做,這是退而求其次應有的要求。

拜登 民主黨 川普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