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錦麗的逆襲 從沒希望到可望勝出
副總統賀錦麗27日走訪亞利桑納和墨西哥邊境,呼籲進行全面移民改革,為邊境設立安全規則,制止偷渡客非法闖關。她說美國的移民危機實由川普造成,因為他在任四年,對邊境完全沒有作為;5月時,兩黨已商量出一套辦法,並擬定法案,但川普致電給國會共和黨人,封殺了法案。賀錦麗這次南下巡邊,自然目的是要對川普進行反擊,因為民調顯示,選民認為川普比她更善於處理移民問題。至於走訪是否有助她的選情,則要看下一波民調。
賀錦麗利用走訪機會,全面解釋她的移民政策主張,就如她25日發表經濟政策演說一樣,作用在提升自己的民調。她在賓州匹茲堡的經濟政策演講中,說她不是社會主義者,不會仇視華爾街和富人,強行對他們加稅;其實她是一名務實主義者,若當選,將會務實面對問題,根據實際情況和數據,找出最佳解決辦法。她提出補助初創公司5萬元抵稅,讓發展商建造可負擔房屋,這些都是資本主義做法,所以她甚至自稱為資本主義者。
她說的務實主義和資本主義,自然是對川普作出反擊,因為川普稱她極端左傾,是社會主義。27日公布的Echelon Insights全國民調顯示,賀錦麗在處理經濟問題上,反而以47:45領先川普;在處理生活開支(cost of living)的問題上,她也以48:45領先。這樣的民調結果,可能就是她25日經濟演說的效應。
移民和經濟是兩個川普優於賀錦麗的問題,賀錦麗因此以之作為最新的進攻點;這種進攻顯示出一種賀錦麗的逆襲,即:自她7月21日接替拜登參選起,共和黨對她一片負評,說她「沒有政策、不懂政策」、「面目模糊」、「沒希望」,甚至攻擊她的笑聲,說她只懂「傻笑」。但在短短兩個月,她就成功逆襲,民調持續上升,並超過川普,說她「可望勝出」(likely to win)的評論則愈來愈多,例如CNBC網站26日的一篇新聞標題就說,「川普雖仍在經濟問題上領先,但賀錦麗最終可望勝出,贏得選舉」。
賀錦麗可望勝出的主要原因是民調展示的最新形勢。例如在全國民調方面,27日公布的Echelon Insights民調顯示,賀領先川普7個百分點(52:45);這個民調之所以值得注意,是因為它是右傾民調,連右傾的民調都說川普失利,反映出形勢的危急。538網站27日的全國平均民調顯示,賀領先川普2.9點,經濟學人的模型27日顯示,賀領先川4點(50:46)。在7個搖擺州方面,27日公布的彭博/晨間諮詢民調顯示,賀在其中6個州領先川普,兩人只在喬治亞州打成49:49平手;在6州之中,賀分別領先2點至7點。綜言之,賀錦麗無論在全國和搖擺州的民調都開始超過川普,對川普來說是危險訊號,而對賀來說,領先之勢若再持續一個月,那她就真的「可望勝出」。
賀錦麗的逆襲,最能顯示在她辯論大勝之後所爭取到的三類選民。在年輕選民方面,27日公布的尤格夫/經濟學人民調顯示,賀錦麗在29歲以下的選民中,領先川普25個百分點;最新的紐時/Siena民調也顯示,34歲以下選民中,賀領先川21點;在女性選民方面,賀領先川12點;在上過大學的白人方面,賀領先川25點。至於非裔選民,自7月底賀參選以來,支持度一直很高,但在辯論後卻未見明顯增加。
賀錦麗雖臨危受命,10多年的檢察官生涯,造就她的辯論能力,這是她能在辯論中大勝川普的原因;那次辯論,應是賀錦麗民調超越川普的最重要轉折點。另外,她的競選能力,也在短時間中得以展露,包括她的籌款能力(比川普多三倍),因此能在搖擺州大打廣告戰。
賀錦麗參選時被指為「面目模糊」,不懂政策,也沒有主張,主要因為副總統在美國兩黨政治中只扮演無關重要的角色,不會被派專門職務,因此沒有政策責任,也不可能替總統發言;賀錦麗並不是什麼「邊境沙皇」,那只是共和黨人攻擊她的措詞,其實她只被派去中美洲三國談判移民問題。
但是她一旦上馬代選,就不可能沒有自己的政策主張,所以一個多月來,她不斷用力,打造她的經濟主張,最新民調顯示,選民開始接受的她經濟主張,這是一個重要突破。經濟學人27日的一篇分析說,「倫敦大學學院」一名政治學教授認為,「川普在經濟問題上領先」是他這次選舉的支柱,這支柱一旦瓦解,被賀超過,他的勝選希望就會煙消雲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