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前 中國股市為什麼會暴漲

鄧聿文(聿聞視界)

中國十一國慶前的股市暴漲引發了全球投資者的關注。此次股市的漲勢,完全顛覆了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認知。在央行放大招後,許多人或許也知道股市會漲,可漲得如此凶猛,人們還是第一次見到,於是什麼原因驅動中國股市暴漲,成了最近這段時間輿論討論的熱點。

中國股市在過去幾年,在全球主要股市中是墊底的,其他股市紛紛創歷史新高,中國股市卻一跌再跌,這種價值的窪地讓中國股市上漲有客觀的基礎。然而,要出現現在的暴漲,肯定是要政策刺激的。不過,只有政策的刺激,哪怕是強刺激,最多是一兩天指數有非常大的漲幅,不可能連續多天股市都暴漲,這就是此波行情的特殊之處。   

中國國慶前夕,央行和證監會對股市進行了大放水,政策刺激的力度之大堪稱超預期,這次救市不但為股市輸入萬億資金,更是代表著當局宏觀調控思路的轉向,也就是,當局事實上放棄了過去幾年穩中求進,不實行大規模刺激經濟的思路,轉而通過重新扶持房地產和股市的辦法,來保經濟增長。

雖然中國股市也曾經漲到6000多點,但以中國的經濟規模,股市若上萬點也是完全應該的。然而,中國股市在過去的十多年,長期在3000點上下徘徊,此中原因,一是監管部門以熊市思維來對待股市,生怕股市漲得太高會出問題,因此只要股市每次漲的太快,就會打下來;二是政府並不真正重視股市,房市才是政府的最愛,因為政府的財政主要依賴房子,所以,把發展房地產作為政府的主攻方向,鼓動民眾買房炒房,房市積蓄了太多的資金。除了這兩個因素,股市自身的制度不健全,監管的欠缺以及亂作為對股市的發展也是一大傷害。

而近十年來特別是最近幾年股市的萎靡不振,和中國經濟的走弱又是直接關聯的。經濟下行則要直接歸咎於習近平的經濟政策,是習對經濟的治理導致了這個後果。習上台後,股市一度也漲勢不錯,2014年滬市上漲了52%,2015年更是創下了5178點有史以來第二高。但是,習在第一任期的後兩年,開始著手實施他的經濟發展思路,終把中國經濟搞成現在這個樣子。

簡單地說,習有個執念,要經濟轉型升級,從全球產業鏈的低中端到中高端,尤其在關鍵產業和科技方面,進入全球第一梯隊,最好和美國並駕齊驅。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打壓房地產,因為後者沉澱了太多資金,需要把這些資金從房市逼出來,流向先進製造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擔交給國企去挑,因為在習看來,民企既沒有這個實力,也不讓他放心。

經濟轉型升級,這個意圖不能說不好;房價太高,百姓買不起房,也會滋生社會不穩定。換言之,壓一壓房價,確實有必要,但習對房地產打壓的思路和手段有問題,致使房市一蹶不振。另一方面,習不信任民企,尤其不信任互聯網平台企業,怕它們做大後,染指意識形態,搞亂金融,形成和黨對立的力量。所以,與產業的轉型升級配套,他也對互聯網平台企業推出了強監管政策,導致平台企業的蓬勃發展勢頭嘎然而止。

習在他的第二任期主要做了上面這兩件事。雖然他的經濟治理也取得了部分成功,表現在出口的「新三樣」上,但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後遺症,讓中國經濟從此走下坡路。偏偏在這個過程中又遇上三年疫情,可謂雪上加霜,再加上人們對他的專權本就非常痛恨,全社會哪有什麼心思去搞經濟,在這種情況下,股市焉然好得起來。

當局年初定下了5%的增長目標,可前8月的經濟表現很不給力,如果還按穩中求進、大水漫灌的思路和方式去調控經濟,5%的增速是難實現了。這將導致更加嚴重的失業和政府財政困難的加劇,讓人們對未來更沒有信心。除此外,由於今年是20大後新政府的第二年,不能完成全年增長目標,對新政府的經濟治理能力以及信譽也是個嚴重打擊。考慮這些後果,要保5,政策和思路必須轉向,而今年只剩3個月,一般的刺激措施肯定起不到效果,需要放大招,強刺激。對當局來說,最有效的刺激方式是扶持股市和房市,股市和房市繁榮,人們的信心也就起來了,敢去花錢,有了消費,企業也就敢去投資和擴大生產。

央行的大招都是對著股市和房市去的。9月底的政治局會議也罕見討論經濟,強調逆週期調節的重要,要推出更多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完成保5任務。這讓市場看到了當局的決心和調控思路的轉向。從這個角度說,這波行情恐怕要到4000點以上,甚至有可能挑戰2014年的高點。但也正應了那句老話: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折騰了這麼久,猛然才發覺,發展經濟,還得靠股市和房市。

房地產 投資 央行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