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成敗論英雄
曾聽過這麼一個真實的故事,為試驗觀眾的反應,一位著名的提琴家在紐約熱鬧的街頭演奏,過往的行人匆匆擦身而過,只有寥寥幾個人駐足觀賞,丟下一兩塊錢以表同情,提琴家演奏兩個了鐘頭,總共收到32塊錢。諷刺的是,在上一晚,他的演奏會在著名的音樂廳舉行,入門票最低價已是100元,幾天前就已被搶購一空。同是一個人,在街頭被誤認為落魄的提琴手而不屑一顧,在音樂廳裡卻獲得掌聲如雷,為何待遇竟有天壤之別?是他的名氣使人們爭著買票去觀賞?還是他在街頭的表演失去水準?
多少作家稿件被出版社鄙棄投籃,只因千里馬沒遇上伯樂,一朝成名,洛陽紙貴。多少畫家生前潦倒,死後遺作成無價之寶。文章畫作,本來就沒一把標準的尺來衡量,見仁見智,有人視之若珍寶,有人棄之如敝履。成功的不一定是非凡,失敗的也不一定是平庸。金庸大師的作品風靡全世界,可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大師的書籍或電影,可是他的作品不也曾被嚴禁、被列為有毒害嗎?我想起電腦界的名人比爾蓋茲,當他放棄大學學業,窩在家裡車庫苦幹時,多少人會看好他?他成巨富後,又多少人追捧他?
我的學生中,有一些在班上的成績非常出色,可是畢業多年後,在路上碰到他們,他們幾乎不敢和我打招呼,只因為他們並不得志,過著艱辛的生活;而有些功課不怎樣的反而大富大貴,成為社會上的風雲人物。那些不得志的,我為他們的時運不濟而惋惜,但仍肯定他們的努力;那些平步青雲的,我為他們的成就而高興,但也不會得意忘形。畢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成功的因素是巧遇適合的時機、選擇適合的地點、碰到適合的人、做了適合的事,套句中國古話:天時地利人和。
只是,這世上,誰不是以成敗論英雄?歷史上成王敗寇的例子太多了,歷史的撰寫,握在當權者的手裡,敗者只有被更加抹黑、一無是處,成者總被塑造成完美無比讓人崇拜的神。我倒認同楊慎看得透徹:「是非成敗轉頭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