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由紐西蘭定通膨目標2%?
台灣中央銀行一篇研究報告挖出歷史資料,指出2%通膨目標只是紐西蘭官員的即興發言,沒有研究基礎,卻自1990年以來逐漸成為美國、歐洲央行等先進經濟體共同信仰。
其實並不是紐西蘭官員隨口說說而成為各央行的神主牌。這數字是根據1989年紐西蘭儲備銀行法的規定,通膨目標必須由紐西蘭儲備銀行(紐西蘭中央銀行)總裁與財政部長達成共識(PTA)而形成通膨目標數字,而且這個數字要公開發布,不是財政部長脫口說出的數字,至於這個共識裡還有很多的細節規定就不在此贅述。
話說紐西蘭在訂定通膨目標前,因為不當的經濟政策造成高通貨膨脹率,故在上世紀70及8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紐西蘭的通膨率都遠高於OECD國家的平均值。紐西蘭政府為了要解決高通膨的問題,在1985到1989年間,就派當時紐西蘭央行的首席經濟學家亞瑟.葛蘭姆斯去各國央行考察,看看其他國家央行如何對抗通貨膨脹。
葛蘭姆斯觀察到其他國家央行對抗通貨膨脹的方法,大致分為:以貨幣供給為目標、以就業率為目標,或是以利率為目標,來間接抗通膨。葛蘭姆斯認為,為何要繞圈子抗通膨,直接以通膨當作目標就好了。當然這個主意也在紐西蘭央行裡討論了一段時間;紐西蘭央行的經濟學家們根據先前的經濟文獻,決定要有一個目標數字,因而形成了1989年紐西蘭儲備銀行法裡載明的通膨目標。
最後紐西蘭央行就決議設定通膨目標為:在1992年達到0%至2%的區間,財政部也同意此數字。那為何設0%到2%?因為目標是1%,上下誤差1%。不過這是當時的目標,現在紐西蘭央行設定的目標是2%,區間為1%到3%。
由於紐西蘭成功地控制通膨,其他國家也開始採用通膨目標作為對抗通膨的手段,目前全球有60個中央銀行採用通膨目標,2%是很多央行的通膨目標,但也不是絕對的,例如中國就設3%為通膨目標,印度則是4%;更多國家則是設通膨目標區間,例如紐西蘭、澳洲、加拿大及印度等央行。
但是通膨目標政策也不是萬靈丹,它需要其他經濟政策的配合才容易達標,成功利用此政策的國家有紐西蘭、加拿大、英國等國。而失敗的國家之中,最惡名昭彰的就是土耳其及阿根廷了。
經濟成也通膨,敗也通膨;要維持合理的經濟成長,合理的通膨是必須付出的代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