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不住安養院 兩代糾葛的長照難題

陳乃菁(高雄市)

前陣子新聞報導說年長者想獨立納保,不想依附在兒女名下投保卻遭遇困難,我立即理解這不只是有無保險的問題,真正的難關恐怕是兩代愛恨交織的糾葛,那可不是任何法規可清楚一體適用的難題。

比如黃小姐陪媽媽來看診,黃媽媽明顯情緒不佳:「陳醫師,養兒女沒用啦,我老了就要被送去安養中心了。最諷刺的是,我家房子還是我以前工作過賺錢買的。辛苦工作賺錢一輩子,現在我準備要住安養院了。」

黃小姐邊哭邊說:「媽媽,你需要人照顧,我跟弟弟還要工作,我們即使想也沒辦法一直陪著你,只能送你進去安養中心讓別人照顧。住安養中心要錢,我們會出,離家近,我們會常常去看你的。」

黃媽媽怒火更盛:「不用說了,不想讓我在家,想趕走我就直說啦!」

黃小姐無奈的對我說:「其實,我們用過各種方式陪伴媽媽,直到有天媽媽跟朋友約在高雄火車站,卻跑去新左營站,找不到朋友就算了,她還買車票上高鐵跑了。我們大受驚嚇,現在媽媽行動自如但腦袋判斷力不行,這次發現得快,還有人協助送回來,下次媽媽亂跑,我們是要怎樣把人找回來?」

這一瞬間,我理解子女擔憂的心情,只是,媽媽不能接受的心情我也懂,只能嘆氣說世間事往往難以讓每個人都滿意啊。

張小姐嫁到北部,娘家是85歲的父親照顧83歲的媽媽,老老照顧已不容易,張媽媽因中度失智症,照顧起來特別辛苦。

張小姐每個月回高雄兩次,陪陪爸爸也分擔點照顧媽媽的重擔,直到她注意到父親已疲憊不堪,她更是分身乏術,因此下定決心將母親送安養中心。

張媽媽住到安養中心後,明顯看出飲食品質提升以及身體狀況大有改善。可是有次張小姐還是忍不住哭著對我說:「我媽媽說她恨我。我媽失智了,忘記很多事情,卻記得對我說恨這個字,我聽得心裡好難受。陳醫師,我錯了嗎?」

我心頭一痛,只能盡量開解:「你的決定是對的,只是每個人有自己的看法,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影響我們判斷生活好不好。如果妳真的無法帶媽媽回家照顧,做了決定後就別總是流淚跟自責吧。」

這樣的家庭糾葛印證了長照之艱難,照顧不只吃飯穿衣和醫療用藥,更棘手的是在下照顧決策過程中的情緒問題,被照顧者不想被指揮和限制,但照顧者受限於現實條件做不到讓大家都滿意,只能找到讓大家至少可以繼續生活下去的方案。這其中往往面臨兩代間權力互換,太多不足為外人道的無能為力與左右為難,卻沒有誰是惡人,更沒有贏家,即使是不完美的決定往往也是基於想為家人著想的善意。

這注定是難以讓人滿意的現實,可是也不要因為這是現實就忽略其中還涉及大大小小下決定的過程,希望我們能在下決策前先反覆討論,努力尋找最大共識,並做好心理準備與配套措施。願上下兩代都能多點體諒,雖有不完滿,但至少能繼續把日子好好過下。

(本文取自9月6日聯合報民意論壇,作者為神經內科醫師)

保險 長照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