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中華民國 捨我輩其誰?

周玉山(台北市)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軍工程營的總代表熊秉坤,決定首先發難,對抗清吏。他告訴同志:「主盟者非孫逸仙而誰?」當晚,革命黨以「雖死猶烈」的士氣,拿下都署。次日,武昌、漢口、漢陽相繼光復,革命黨成立鄂軍都督府,稱國號為中華民國,至今113年了。

同一個次日,人在美國的孫中山先生,抵達科羅拉多州的丹佛市,當時譯為典華市。10月12日上午11時,孫先生在旅館閱報,得悉「武昌已為革命黨占領」,本想立即回國,親與革命之戰,以快生平。「乃以此時吾當盡力於革命事業者,不在疆場之上,而在樽俎之間,所得效力為更大也」。他興奮喜悅之餘,以領袖的思維,為新生的中華民國爭取外援,這是何等實際!

1912年1月1日,孫先生由上海赴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他高聲宣讀誓詞:「傾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於國,為眾服務。」其實,他不但傾覆了268年的清朝,也終結了2132年的帝制,這是何等成就!從此以後,稱帝者皆為國賊,袁世凱的「中華帝國」,簡直就是鬧劇了。

當時的中國,沒有貧富懸殊的問題,只有大貧小貧的分別。孫先生終其一生,果然忠於誓詞,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

中國太窮了,百廢待舉,非錢莫辦,他用中文和英文,發表《國際共同發展中國實業計畫書》,簡稱《實業計畫》,盼能為中國招商,並使世界同受其利。可惜的是,列強對此視而不見,他的壯志未酬,中國的積弱遂不能免。

1925年3月12日,孫先生在北京病逝,僅得58歲4個月,在今天兩岸不同的定義下,都只是中年人,實為民國成立以來最大的痛事。假如他多活幾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共敢趁國難,推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嗎?孫先生聯俄容共的目的有三:化共產黨為國民黨、化共產主義為三民主義、化階級革命為國民革命。他與越飛的聯合宣言中,提到民國統一的急要,正是在鞏固中華民國,而非其他。

1949年10月1日,中共又推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再度背叛孫先生,加入蘇聯眾多附庸國的大家庭。稍早,毛澤東派劉少奇赴俄,拜見史達林,請問後者對國名的意見,結果就和「蒙古人民共和國」一樣。如今,蘇聯已經解體,蒙古也已卸下「人民共和國」的枷鎖,「中華人民共和國」還不如蒙古嗎?

1912年1月1日至今,中華民國一直存在,從未成為歷史名詞。1945年10月25日至今,台灣屬於中華民國,曾經造就了光輝的歲月,為舉世所共見。鞏固中華民國,就是保障我們的生活與生命,擁有中華民國身分證的人,請在兩岸尋找同盟軍,一如當年的同盟會。

請告訴大家,孫先生創建的中華民國,今天慶生,歡迎入會!

(本文取自10月10日聯合報民意論壇,作者為前考試委員)

中華民國 華人 中共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