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還有押錯寶的本錢嗎
隨著川普在大選中獲勝,美國政壇再度掀起巨浪,並對全球政治產生重大影響。民進黨政府的外交策略再次受到挑戰,尤其川普2.0重要內閣成員已快速著手任命,包括白宮幕僚長、國家安全顧問等,除已排除前國務卿龐培歐和前駐聯合國大使海理進入其新政府外,聯邦參議員魯比歐內定國務卿、福斯新聞主播赫塞斯內定國防部長。台灣的對美外交路線和未來戰略必須重新檢視,抗中保台曾經讓台灣在美中博弈之間取得一定的地位,但如今這一策略已然失靈,民進黨必須正視這一現實,不要再盲目迷信過去的路線。
龐培歐與海理在賴政府上任之際分別訪台,並頌揚賴清德總統的外交政策。然而,隨著川普新政府組建排除這兩位「台灣的堅定盟友」,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個人政治博弈的結果,然而背後反映出的卻是川普的全球戰略調整與內部圈子的權力再分配。以川普的兒子小唐納及保守派評論員卡爾森為代表的新勢力,顯示出共和黨內部已經形成了一個新的權力架構,其政策方向與龐培歐等人截然不同。他們希望減少美國在海外軍事與外交承諾,特別是在亞太地區,這意味著台灣倚重美國保護的策略可能更加脆弱。
民進黨政府在川普第一次上台時,選擇緊跟其步伐,強化與美國的軍事合作,並通過購買大量武器來提升防衛能力,然而這樣的「抗中保台」策略如今已經不再是萬靈丹。川普第二次執政,對外政策很可能更強調忠誠和內部的一致性,這讓那些未能完全融入川普核心圈子的政治人物,包括支持「強勢美國」的龐培歐和海理被邊緣化。這樣的趨勢表明,台灣政府需要重新思考對美戰略,並尋求更具彈性和自主性的外交方針。
台灣的「抗中保台」政策也需要新的思維與調整,台灣在美中博弈下,透過與美國建立緊密的軍事合作與外交關係,成功吸引國際對大陸壓力的關注。然而隨著美國內部政治氛圍的變化,及川普對忠誠與利益的強烈重視,這樣的「抗中」立場,可能無法再像過去那樣獲得美國支持。共和黨新的權力架構對外交政策的看法與過去有顯著差異,更加關注美國國內利益而不是海外的盟友承諾,這讓「抗中保台」失去了原有的優勢。
面對這樣的新局勢,民進黨政府國安團隊必須認識到,台灣的生存與發展不能單純依賴外力,而應該強化自身的實力與主動性。台灣應該在國防與外交政策上採取更為靈活的立場,強化自身的防衛能力,不再僅僅追隨美國的腳步,而是要根據台灣的安全需求,來決定購買什麼樣的武器和進行何種形式的國防建設。這樣的策略可以讓台灣更為自主地應對潛在的威脅,並在美中對抗加劇時,不至於陷入完全被動的局面。
台灣必須清楚認識,在國際政治現實中只有強者才能得到尊重。過去親美政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台灣的安全感,但如果沒有自身的實力與獨立自主的戰略,這樣的安全感只是一種虛幻的依賴。台灣政府應當明白,唯有真正地強化自身,台灣才能在川普2.0及其後的世界立於不敗之地。
(本文取自11月14日聯合報民意論壇,作者為時事觀察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