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阻交流 怕抗中保台神話破滅

黃新龢(新北市)

馬英九基金會近日邀請陸生團訪台,遭到執政黨貼上「共產黨員」、「共青團」,並以「統戰」疑慮為藉口,欲阻撓陸生與台灣青年面對面交流。

事實上,兩岸學者對於青年交流的研究,均不約而同透露,大陸可能更需要擔心兩岸青年交流的結果。

例如,台灣學者的研究顯示,無論是來台攻讀學位或短期交流的陸生,對於台灣之認同及來台之經驗多抱持著肯定的態度,也樂於在返回大陸後分享並鼓勵其他學子來台就學,顯示其對於台灣的情感與認同度很高。

來台經驗有利陸生成為大陸潛在的改革力量,在2016年的一篇學術論文中顯示,有超過一半的陸生在參觀台灣的政府機關後,使其對大陸黨政軍機構信任變低。

隨此變化,同一篇論文也表示,有逾52%的陸生因此降低對大陸官員的信任,支持台灣使用中華民國參與國際活動者淨增加10.41%,支持台灣以中華民國名義參與WTO淨增加8.33%,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者淨增加3.13%。整體而言,來台陸生對台灣主權接受度淨增加17.71%,而不支持兩岸統一者淨增加16.67%。

而大陸學者的研究則顯示,台灣學生不易受短期交流的影響,交流活動中的官員接觸、立場說明等,可以在「認知層次」消除偏見並改善印象,但不易深入「認同層次」,左右台生的統獨立場與身分認同。「大陸經歷」對台灣青年身分認同的影響,一定程度上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強化台灣青年自身的優越感。

台灣青年將自己定位為大陸發展的「過客」心理,只將大陸市場的成長性作為獲取發展資本的跳板和機遇,並認為自己終將回到台灣長期發展。筆者曾訪談赴陸短期交流的台灣青年,也呼應前述學術研究的觀點,渠等對於參訪期間,陸方要求撰寫吹捧大陸的制式心得,以及觀看「愛國電影」表達反感。

前述若干證據顯示,台灣青年赴陸交流、發展,至多僅能達到化解偏見與刻板印象的效果,但在改變國家認同上,卻未因接觸而彼此接納,化解緊張關係,群體的差異反而不斷擴大,此現象也成為大陸現階段推動對台青年工作始終無法突破的困境。

相較於台方,大陸更應該擔心兩岸青年交流對於大陸青年在心理認同層次所造成的改變,來台交流帶給大陸青年在民主、法治、自由、開放、多元的衝擊。但執政黨一味阻攔交流,只是凸顯對台灣自己缺乏信心,並深怕苦心洗腦人民「抗中保台」神話的破滅。

(本文取自11月30日聯合報民意論壇,作者為研究人員)

中華民國 馬英九 共產黨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