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華府風向變…管理不確定性 美中台最大挑戰

廖明輝 (台北市)

美國駐華大使館於元旦發文,回顧1979年1月1日美中建交重要時刻,藉以慶祝美中建交46周年,獲得許多正面評論,例如「期待中美兩國人民世代友好、中美友誼永存!中美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在微博留言處,也會看到幾則網友的真實留言:「那些人咋不跳出來了?官媒風向變了,不需要他們來了?縫紉機收到命令了,不能恨了,要愛」。

然而,美國駐華大使館微博,在一周前針對中國半導體政策啟動301條款調查的聲明,則引發1000多則負面評論攻擊,包括:「得了失心瘋的美國佬,天天發癲,打倒流氓!睜眼說瞎話,明明是得了狂犬病的瘋狼,卻稱自己是小白兔」。

才不到一周時間,中國對美國的言論,突然轉向且充滿善意期待,顯示美國駐華大使館評論區的言論並非真正的民間言論,無論是罵美國或頌讚中美友好,都由中國政府所主導。這一突如其來的轉變,反映出中國對美外交言論的操控性質,並透露試圖向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釋放善意、穩定美中關係的戰略企圖。

緊接著,「人民日報」於1月5日刊出訪問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副院長丹尼爾.羅素的文章,強調美中貿易對美國經濟繁榮的重要性,呼籲兩國延續領導人會晤成果,深化經貿合作。

羅素指出,美中經濟合作對全球穩定和成長具有積極作用,兩國必須攜手應對氣候變遷、公共衛生等全球性挑戰。由官方的人民日報定調報導,展現中國試圖與川普政府尋求共識的企圖。

在台灣問題上,川普第二任期將給台灣帶來新風險。隨著中國加速軍事現代化,台海的軍事緊張局勢持續升溫。北京藉軍事演習向台灣施壓的同時,也對美台加深軍事合作抱持高度警惕。

川普政府的對台政策可能因其內部矛盾而產生兩極化:一方面,國務卿魯比歐等人主張對台灣提供強力支持,甚至放棄長期的戰略模糊政策。另一方面,川普本人可能傾向將台灣議題作為與中國談判籌碼,以實現更廣泛的美中交易利益。這種不一致的政策導向,可能使台灣處於更大的地緣政治風險之中。

此外,美中兩國的分歧涵蓋軍事、科技、經濟及價值觀等領域,而台灣作為核心議題之一,無法輕易從兩國的戰略算計脫身。

北京對「和平統一」的長期目標未曾改變,而華盛頓試圖維持台灣防禦能力,同時避免兩岸直接衝突。然而,若美中談判或交易破局導致美中關係惡化,雙方可能逼近對抗邊緣,增加台灣成為衝突焦點的可能性。

面對這些風險,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需仰賴三方高層溝通管道的有效運作。北京與台北需要加強對彼此意圖的準確理解,而華盛頓則需明確對台政策的核心原則,避免造成盟友與對手間的誤解。

然而,在目前這種缺乏信任的環境下,任何出人意料的行動都可能成為激化矛盾的催化劑。因此,如何管理不確定性,將是未來4年美中台關係的最大挑戰。

(本文取自1月7日聯合報民意論壇,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

川普 大使館 微博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