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消費者 轉向及時行樂

編譯葉亭均、陳苓/綜合報導

利率走升、通膨維持高檔、疫情期間的儲蓄縮水,加上就業市場降溫,照理說,美國消費者應該減少花錢。但家庭支出依舊強勁,民眾繼續砸錢看演唱會、外出旅遊。華爾街日報用「美國消費者仍像沒有明天似地花錢」,來形容民眾看重享受當下,更甚於存錢買房或累積緊急預備金。

買不起房子,讓許多消費者放棄存錢買房,疫情則凸顯出替健康、工作或日常生活做長期規劃,面臨無常。民眾擔心未來沒機會,乾脆把錢花在一生一次的體驗上。

「體驗經濟」在今夏蓬勃成長,達美航空第2季營收創紀錄,售票平台Ticketmaster上半年賣出2.95億張活動票券,年比成長近18%。

富國銀行理財顧問團隊主管利爾許表示:「這不是充滿遺憾、一時衝動的決定,實情恰恰相反,是如果不做,就會後悔。」

不過利爾許也警告,要判斷大肆花費是一時潮流或是新常態仍嫌太早。許多商品仍比幾年前貴上許多。消費者對於通膨依舊感到挫折。

華爾街日報舉了實際例子凸顯美國消費者現狀。例如從事財經傳播行銷工作的胡笙和未婚妻,每月花3,000美元在紐約租房。這間公寓售價100萬美元,依目前利率計算,若付20萬美元頭期款,每月需繳5,000美元房貸。

胡笙沒像原本規劃一樣在滿30歲後,努力存頭期款,並在過去一年訂婚,反倒開心花錢。他買了1,600美元的泰勒絲演唱會門票,又花3,500美元參加西班牙伊維薩島的單身派對之旅。他說:「不如享受現在擁有的一切。」

華爾街 疫情 利率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