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散戶狂潮再起 衍生品型ETF今年來狂吸金500億美元

編譯葉亭均/綜合報導

在各大社群平台上,財經網紅們正推廣一種在股市中投機的新方式:衍生性金融商品加強型ETF(derivatives-enhanced ETF),乍看之下號稱報酬能達100%或更多。這讓散戶投資人趨之若鶩並大膽買進,專家卻警告潛藏諸多風險。

彭博資訊報導,許多投資人正在論壇上討論這一快速成長產品的好處,例如針對輝達(Nvidia)、特斯拉(Tesla)和其他科技大公司進行選擇權押注的ETF。今年來,這類ETF已經吸引500億美元資金流入,而發行商每周都在推出新產品。

其中,許多ETF會冠上高深的華爾街術語,像是「階梯型緩衝」或「掩護性買權」,承諾在市場下跌時有助保護投資人,同時提供豐厚收益。然而,由於產品內含複雜性,甚至最精明的投資人也可能蒙受不利結果,原因是網紅們很少提到技術風險,像是波動性拖累以及侵蝕淨值。

管理高人氣、規模360億美元「摩根大通股票溢價收益主動型ETF」的經理人雷納(Hamilton Reiner)表示,問題在於基本數學:支付30%以上的收益,幾乎無可避免對ETF的基金淨值(NAV)造成壓力。他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總是會有人說,我能讓你賺更多,只要你讓我運用槓桿,而他們總是談論正面部分,但其實有更多負面。」

三年前,美股曾歷經迷因股熱潮,如今散戶大軍又全力投入各種模擬指數型到對單一個股進行選擇權加強押注的ETF。根據彭博數據,今年來,美國就出現164檔衍生品型ETF,業者曾一口氣推出多達25檔產品,這塊領域的資產規模在五年來成長六倍,達到3000億美元。

推動這波狂熱的是那些賣出選擇權以產生現金的基金,這些現金又返還給股東做為股息。儘管這類產品是以「防禦型」做為行銷,但它們的高收益,有時甚至被愛好人士吹捧為100%以上高收益,令線上粉絲著迷。

儘管報酬聽起來誘人,但這些ETF的表現往往不如它們所追蹤的市場或股票。以YieldMax COIN選擇權收益策略主動型ETF(代號:CONY)為例,過去一年,它向持有人返還價值相當於當前自身股價超過100%的現金,但由於這檔ETF價格下跌,因此今年迄今總報酬實際上是負的,而且落後於它所追蹤的標的,即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的股票。

另一類產品利用衍生品來放大回報,創造出比標的指數或個股單日漲跌高出幾倍的證券,它們受到散戶喜愛,而且被許多分析師視為是滿足投機需求的一種合理方式。不過,這種倍數型ETF也可能迅速帶來巨大損失,其內置的持續成本會懲罰長期持有的投資者。

散戶大軍又全力投入各種模擬指數型、對單一個股進行選擇權加強押注的ETF。圖為交易員。(路透)

ETF產業專家納迪格(Dave Nadig)表示:「我們正看到許多訴諸恐懼與貪婪的行銷,充滿像是『這個要三倍押注,不這麼做是傻子』」,「產品如雨後春筍出現的問題是嚴重的,這不利投資者。對我來說,這感覺像是一場不受控的局面。」

投資 特斯拉 華爾街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