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三大 達飛海運:面臨市場壓力,航運費率可能下滑

編譯易起宇/綜合報導

全球第三大貨櫃航運業者法國達飛海運(CMA CGM)17日公布上季轉虧為盈,主因是消費性商品需求回溫,而且受惠於紅海危機導致運費上漲,但達飛也預期,隨著今年稍晚大量新船交付,市場將面臨壓力,航運費率可能會下滑。

路透報導,達飛海運17日表示,今年第1季淨利為7.85億美元,從去年第4季的淨損9,000萬美元轉盈。雖然不及去年同期的淨利20.1億美元,但當時正逢疫後航運業榮景,為達飛創造了破紀錄獲利。

該公司主力航運部門上季的核心利潤率,從前一季的9.5%躍增至24.8%,這主要是受到需求高漲和運費上揚支撐,尤其是美國企業的積極備貨,而紅海危機導致的貨輪繞道也吸收了原本過剩的運能。

達飛財務長費南德茲表示,需求預料將會持續旺盛,但大部分今年全球預計將擴增的9~10%運能都將發生在今年下半年,「因此無論紅海危機將持續多久,這對運價的影響應該都會逐漸被吸收,航運市場將會回到2023年底時所看到的運能過剩」。

達飛的同業對手馬士基(Maersk)和赫伯羅德(Hapag-Lloyd),都已提到過今年至今的有利趨勢,和今後可能出現的運能過剩風險。

葉門叛軍組織「青年運動」(又譯「胡塞」)對紅海船隻的攻擊,已導致航運公司避開這個連接蘇伊士運河的區域,改為繞行非洲南部的更遠航線。

費南德茲表示,達飛正持續透過軍艦護送派遣部分船隻航行紅海,但大部分船隻仍採取較遠航線,目前航運管理上仍基本上維持準時。

疫情期間需求飆高帶來的運價高漲,在2021和2022年為航運業創造榮景,獲利屢創新高。當時達飛和其他同業利用這筆意外之財訂購的船隻,如今即將投入服務。

全球第三大貨櫃航運業者法國達飛海運預期,隨著今年稍晚大量新船交付,市場將面臨壓力,航運費率可能會下滑。(路透)

達飛之後也藉此進行一連串收購,以多角化經營物流、空運和媒體業。該公司上季完成了其歷來最大筆交易,以企業價值50億歐元收購運輸集團Bollore的物流部門。該公司也預計今年夏季將完成收購法國新聞頻道BFM TV母公司Altice Media,企業價值為15.5億歐元。

疫情 蘇伊士運河 利潤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