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接受提問 賴清德意願是關鍵

記者 周佑政

藍白陣營都要求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就任後到立法院國情報告,並採「即問即答」方式接受監督,但綠營認為總統在國會答詢違憲。賴清德作為「雙少數」總統,不妨主動遞出橄欖枝,接受在野黨「詢答」挑戰,除能讓國政推動順利、有助朝野和諧,也能建立良好憲政慣例。

憲法增修條文及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都規定,立法院於每年集會時,得聽取總統國情報告。賴清德競選期間表示,如立法院邀請總統國情咨文,他會依憲法及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履行總統應有的責任。到立法院國情報告,是賴的「承諾」,問題不大,關鍵是要不要接受在野黨的要求,即問即答。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規定,立委於總統國情報告完畢後,得就報告不明瞭處提出問題,其發言時間、人數、順序、政黨比例等事項,由黨團協商決定;就前項委員發言,經總統同意時,得綜合再做補充報告。換句話說,是否接受立委提問、做補充報告,關鍵在總統的意願。

1996年總統直選後,已故的前總統李登輝每年向國民大會國情報告,並在會後聽取國大代表提問、建言,做出「綜合答覆」。雖然當時非即問即答,但李接受提問再做補充說明,就如同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規定,也符合「詢答」精神。

以往執政黨認為在野黨邀總統國情報告是「羞辱」總統,朝野爾虞我詐,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三任總統始終未能到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賴清德應拉高格局,前往立院國情報告,說明國家大政方針,且勇於接受立委提委提問、建言,再做出綜合答覆,如此不但有利國政推動、向選民負責,更能成為憲政史上第一人。

賴清德 馬英九 國情咨文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