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論/反過去倡議…民進黨何以淪落到恐懼改革?

聯合報社論

立法院三讀通過藍白政黨所提的「國會改革法案」,確認總統向國會國情報告常態化,藐視國會訂定罰則,國會調查權及聽證權入法。這些,都是提振立法院功能、使其免於「立法局化」的重要改革。儘管民進黨連日號召群眾在立法院外集結,但現場標舉的「反黑箱、反擴權」口號,恰恰反射出民進黨的心虛與倒退;原因是,這些都是民進黨過去推動過的倡議。

民進黨創黨以來一路高聲吶喊改革,在執政進入第17年之際,它卻成為畏首畏尾「恐懼改革」的政黨,這是多麼諷刺的事!更惡劣的是,它全然不顧今年1月大選方才慘敗的事實,賴清德僅擁有四成民意,綠營在國會淪為第二大黨,卻強行號召群眾上街為其助陣,企圖輾壓全新的選舉民意。執政者把「群眾路線」玩弄於股掌之上,正是民進黨退步與墮落的象徵。然而,從「太陽花」到「青鳥」的形勢衰減,說明多數年輕世代已看出它的技窮。

蔡英文執政的八年,立法院淪為蔡政府的「立法局」,是全民痛心的事實。民進黨把「全國最高民意機構」,變成了俯首聽命的半行政機構,卻絲毫不覺得愧疚。那天,柯建銘為抗議國會改革法案而頭綁「民主已死」的布條,他所弔唁的,其實正是自己扼殺國會的「功績」。畢竟,誰有民進黨這般本事,把國會功能癱瘓到如此徹底?

需要制訂「藐視國會罪」,正是因為蔡政府官員的囂張猖狂,到了令人難以忍耐的地步。蘇貞昌擔任行政院長的四年,在立法院頤指氣使、傲慢叫囂的氣焰,把立法院踩在腳下,徹底破壞了行政/立法間的憲政制衡關係。然後,其閣員如吳釗燮、陳時中、陳耀祥、薛瑞元等人有樣學樣,都把傲慢、拍桌、耍嘴皮當成時尚。台灣立法院成為舉世聞名的「國會馬戲團」,民進黨居功厥偉。事實上,質詢與答詢不必奢談「相敬如賓」,「相待以禮」也就夠了。「藐視國會罪」之所以必要,是為了矯正閣員「蘇貞昌化」及「反質詢」的囂張作風,也是維持立院制衡功能的必要舉措。何況,備詢官員保持基本禮貌,很困難嗎?

這次,民進黨把在野黨的國會改革法案打成「反黑箱、反擴權」來號召群眾,可謂招式用老,也缺乏說服力。第一,藍白合作的國會改革版本,增修法條相當清楚,看不出有何「黑箱」。第二,關於國會調查權及聽證權的行使,這是鑑於蔡政府八年經常濫權施政的惡習而設,加強對施政透明度的監督是必要的,並無擴權疑慮。第三,邀請官員或民間人士出席聽證或調查的相關條文,則都是民進黨多年來提過的改革倡議,綠營原本設定的刑責年限還更嚴苛;三讀通過的藍白版本,罰則相對輕微。這次,民進黨一味否定自己提過的改革主張,可見它已徹頭徹尾變成「反改革者」。

國會改革法案通過後,因立院將擁有調查權,監察院立馬站出來痛批在野黨擴權,稱此案違反權力分立原則。監院的表態,其實更坐實自己的心虛與無能。民進黨長年以來主張「廢掉監察院」,但監委分官時人人面有喜色,卻不見積極作為。陳菊欣然就任監察院長時,還期許自己是「末代監察院長」;如今立法院樂於承擔更多調查權,監察院卻眼紅了,覺得自己的職權被瓜分。但試問,外界關注的那些疑案,包括疫苗及雞蛋黑箱進口、民眾遭濫查水表、光電場侵害農田等諸多弊案,監察院曾關心過嗎?

民進黨可以再提「釋憲」,但它的改革形象已經破功,難以挽回。

民進黨 陳時中 賴清德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