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論/總統干預行政權 閣揆背離國政願景?
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月初舉行顧問會議,幾天後,四位學界顧問朱敬一、林明仁、陳東升與劉錦添聯合發出五點提醒,質疑顧問建議有利益之私,特定企業要求減稅,經發會被扭曲成「利益團體動員會議」,如果率爾將顧問會議的建議當成政府政策大力推動,就會嚴重扭曲,對經濟產生重大傷害。
經發會顧問會議閉幕時,行政院長卓榮泰強調,顧問的建議,政府將馬上開始啟動執行。如今經發會被質疑是「利益團體動員會議」,顧問意見不能輕信;行政院訕訕改口,相關建議將在經發會交換意見,經跨部會確認才會形成政策,而非直接作為政策上路。
四位經發會學界顧問,朱敬一是中研院院士,選前幫賴清德起草國政藍圖;另三位都是台大教授,林明仁2月受邀到民進黨中常會作專題報告時,賴清德透露其投資青年的教育政見,相當程度參考了林明仁的研究;陳東升則是賴清德擔任董事長的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執行長,也是為賴清德打造「國家希望工程」的重要智囊;至於劉錦添更是前總統蔡英文的姊夫。四人背景非賴即蔡,聯手重砲開轟,不免讓人懷疑,卓榮泰的經發會還剩多少正當性?甚至,卓內閣的經濟政策符合賴總統的國政願景嗎?
四位學界顧問的擔憂,外界或有不同看法,但其聯合聲明直指扁政府以來這類體制外委員會的弊病。而賴政府不只在行政院設了經發會,更在總統府成立了氣候變遷、健康台灣、防衛韌性三大委員會。四個委員會性質、定位與層級不同,但學界顧問對行政院經發會的「提醒」,同樣可以用來「提醒」總統府三大委員會;而且除了私利扭曲,疊床架屋、干預行政、紊亂憲政、規避責任,也都是外界早就用力提醒的問題。
府院職權分工,首先引起質疑。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和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功能相同;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成為衛福部的太上皇;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也和總統國安職權重疊。卓榮泰解釋未來運作方式,行政院會先透過經發會或定期會報討論政策議題,之後提報到總統府委員會,形成政策大方向後,再回到行政院執行。事實則是,賴清德通過體制外委員會介入行政權,收繳了卓榮泰的決策權;但總統躲在委員會後面治國,既缺擔當,又規避政治責任。
至於經濟發展的討論,只在行政院經發會。卓榮泰也許只在賴清德不感興趣的經發會,才有當行政院長的感覺;但閣揆僅餘的權力,也遭到總統智囊挑戰。然而,總統藉由委員會干預行政院職權運作,行政院長也在體制外會議指導部會施政,形成詭異憲政怪象,尤其總統召集的委員會,委員和民眾都會對總統影響力抱有高度期待,推高了總統聲望,卻貶低了政院與部會。
發出聯合聲明後,朱敬一隔天又在臉書引述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的名言,「在政治上,牛頓的第一運動定律失敗。每當你開始某件事情時,它不是停止,就是脫軌。你要繼續施力。」行政院的回應避重就輕,學界顧問還會繼續「施力」。
然而,府院設委員會廣納民間智慧與聲音,卻不啻承認,蔡政府八年已成目盲耳聵的閉塞政府;賴政府上任百日,標榜民間視野與產業觀點的財經首長,也忘了民間聲音嗎?體制外的四大委員會涵蓋環境、能源、健康、醫藥、國防、內政與全部財經部門,形同大半政府部門都不「信賴」;難怪,賴政府決策只能在「蛋頭學者的局限」與「業界委員的私利」之間擺盪。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