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戒嚴38年對台灣造成傷害 錯誤歷史不能忘

記者張博瑞/台北即時報導

適逢世界人權日前夕,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行「2024世界人權日」典禮,為強調人權的得來不易,典禮邀請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一同參與。賴清德總統昨(6)結束南太平洋友邦出訪,今也出席向政治受難者致敬。賴清德在致詞時說,台灣曾經歷38年的戒嚴時期,經濟、社會、法治,以人權都受到很大的傷害,「歷史的錯誤可以原諒,錯誤的歷史不能忘。」

「2024世界人權日」典禮今天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白鴿廣場舉行,賴清德總統、文化部長李遠出席向出席的120名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致上敬意,並由李遠頒發歷史史料、文物的捐贈者頒發感謝狀。

會前,媒體關心立法委員鄭天財稱「戒嚴是為了保護台灣」,賴清德並未正面回覆、快步走入典禮會場。不過,他在致詞時說,在場的受難者及家屬都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提醒了我們,錯誤的歷史不能再犯,政府會以最謙卑的態度面對,他也要以最誠懇的心情,向所有為台灣人權理念付出生命和青春的前輩致上最高的敬意。

賴清德說,戒嚴38年對台灣造成的傷害,甚至也影響到現今的社會,因此轉型正義是重要的政策,以勇敢的態度面對過去黑暗的歷史,持續挖掘歷史的真相,還給受難者及家屬公道,更警惕我們不該讓錯誤的歷史重演。唯有知道真相,台灣不分族群的社會才能展開有意義的對話,因而重建社會、團結台灣。

李遠表示,台灣能有今日的民主自由,都是因為在場、不在場的很多前輩忍受很長一段的威權統治所受的迫害、犧牲而換來的,而文化部的責任就是盡快將歷史真相告訴全台灣的人。除了積極收集受難者過去所發生過的圖像記錄、口述歷史,更要與時間賽跑,讓這些故事永遠留存。

李遠也說,近日有許多導演、作家都以白色恐怖時期作為創作的題材,例如導演鐘孟宏的新作《餘燼》,及導演陳玉勳的作品《大濛》,也將於明年3月上映。希望透過藝術創作者的覺醒,讓後代也能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台灣人曾經的苦難。

97歲的白色恐怖受難者陳顯宗今也分享自己被關押的往事,他提到自己在1950年遭逮捕後被判刑12年,就被關押至綠島新生訓導處,那段經歷雖然痛苦,但也與難友建立深厚情誼,他更透過自己的木工技術在綠島山頭水源處架設引水道,讓難友無需再上山挑水,此舉在1962年獲新生訓導處頒贈獎狀。

賴清德總統出席「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年世界人權日典禮」,致詞時表示,歷史的錯誤可以原諒,但錯誤的歷史不能忘。(記者黃義書/攝影 )
政治受難者陳顯宗(左)今分享自己於綠島被關押的往事,強調自由民主得來不易。(記者黃義書/攝影 )
賴清德總統(前排左)面對記者關心立法委員鄭天財稱「戒嚴是為了保護台灣」未正面回覆、快步走入典禮會場。(記者黃義書/攝影 )

陳顯宗說,自己始終珍藏著這些過往的物件,希望透過這些具體的物證,讓更多民眾了解歷史,看見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的生命故事,珍惜今天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

賴清德 戒嚴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