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論/沒建樹有失言 郭智輝應及早辭經長

聯合報社論

一位非凡的部長,是懷抱前瞻發展的眼光,謀畫國家未來數十年的發展基礎。一名優秀的部長,是抱持責任感為國家社會解決問題,兢兢業業、正直無私。一名沒有存在感的部長,則是尸位素餐得過且過,聽從命令行事,以不引發爭議為已足。再等而下之者,則是行事荒腔走板而不自知,遭輿論批評,仍仗著官位一派自得。

非凡的部長,台灣人民確實曾經見識過。台積電之所以有今天的卓絕成就,是當年的孫運璿、李國鼎等人憑著發展「超大型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的洞見和雄心,奠下了最初的基礎;再加上選對了人由張忠謀主導,終而成就了今天的「護國神山」。台灣在「經濟起飛」後,之所以沒有自滿於傳統的紡織、五金、塑膠、電子等工業成就,而能更上層樓變成半導體大國,與卅多年前那批傑出無私決策者的遠見息息相關。由於決策眼光獨步全球,使台灣在這塊領域得以「超英趕美」,乃至今天為世所艷羨。

隨著民主化帶來的民粹化及庸俗化,卓絕睿智型的部長已逐漸少見,取而代之的是口舌靈巧、應變機敏的人物。他們被賦予的任務,更大部分是在國會舌戰立委,或因應媒體及社會的質疑,而不是思考決策或解決國家社會的問題。更不堪的情況,某些部長職位是被用來安插親信、平衡派系,乃至是總統「識人不明」下的錯誤安排。在這種情況下,部長被矮化成聽命行事的官員,對民間的呼聲不聞不問,也就無法奢望他們協助解決問題了。

去年大選時,「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的針砭在民間瘋傳,導致民進黨大選得票僅剩4成。賴清德上任後,雖邀請若干學界及企業界人士入閣,力圖一新耳目。但10個月過去,整個內閣依然暮氣沉沉,毫無亮眼表現或力圖革新之銳意。其中主要原因,是賴清德總統和卓榮泰院長仍固著於意識形態治國,無意也無力面對國家的現實。在這種消極氛圍下,內閣成員當然也就得過且過,樂得袖手無為。

在這種「太平假象」下,經濟部長郭智輝迭次荒腔走板的表現,更顯得突兀。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剛與賴總統共同舉行記者會,賴清德稱政府對情況「都有掌握」;郭智輝次日卻稱「都不知情」、「都沒跟政府說」。這樣的落差,是意味郭智輝自己「狀況外」,或是賴總統說謊?更嚴重的是,郭智輝受訪時,竟以「蒙古症」來形容英特爾的經營模式,稱台積電不可能與對方合作。此舉,一則是對蒙古症患者的歧視,更是對英特爾的嚴重羞辱。一名經濟部長,缺乏同理心只是一己失德,還可能因此引發外交紛爭,遭英特爾提告或美國政府抗議制裁。這種後果,郭智輝承受得起嗎?

郭智輝上任後,未見任何經濟建樹,倒是發言失當的紀錄數不完。春節前他在年終記者會上說,「川普任期只有四年,影響有限,世界不會因此改變太多」。這些話,他要不要吞回去?上個月在立法院被問到川普揚言要課台灣晶片百分之百關稅,他竟答稱,百分之百的關稅「不一定不合理」。郭智輝如此忽東忽西的立場,他究竟是美國經濟部長,還是台灣經濟部長?再如,他身為經濟部長,對修正能源政策束手無策,卻只能呼籲民眾要「少開冷氣」,只剩滿口風涼話。

經濟部長郭智輝屢屢發言失當。(記者李成蔭/攝影)

外界多把郭智輝的問題當成「失言」,但仔細觀察,其失言狀況包含了習慣性信口開河、沒有深思能力、缺乏同理心,進而無法解決問題。郭智輝顯已無法再勝任經濟部長,他應及早自行請辭!

郭智輝 賴清德 台積電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