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世明滿周年 團團標本完成 最快明年4/4前亮相
台北市立動物園大熊貓「團團」逝世後,標本師考究牠最喜歡的動作、喜好食物、吃東西的咬合、眼神等細節,花10個月完成生態標本,重現團團生前模樣,相當逼真,將在規畫中的瀕危物種故事生態展示區亮相,預計最快明年兒童節(4月4日)前開放參觀。
明天是團團離世一周年,大熊貓館上午10點至下午3點將有緬懷活動,2008年來台的團團是台灣僅有一隻雄性大熊貓,在牠過世前,園方即與專業人員密切討論,決定以國際關注的科學保存及研究價值為主軸,盡力完整保留皮毛、骨骼及活體細胞,提供國內外保育、教育與研究,並作為野生動物醫療與照養技術精進的重要依據。
團團去年11月19日過世,園方考量相關組織保存急迫性及時效性,即時啟動團團保存計畫,目前已順利留存皮毛、骨骼、冷凍精子及纖維母細胞等樣本,基於團團是瀕危稀有物種,具有重要科學教育價值,決定以團團最自然樣態製作生態標本。
園長諶亦聰說,台北市動物園之友協會出資350萬元製作標本,直言「團團無價,無法以價錢來衡量」,委託曾為大象「林旺」剝製標本的標本剝製師林文龍為團團整體造型雕塑、翻模等,今年9月完成,將在園內教育中心B1規畫設置瀕危物種故事生態展示區亮相,預計最快明年兒童節前開放。
諶亦聰說,目前典藏保育物種標本數百種,其中的穿山甲、婆羅洲人猿、棉頭絹猴等均為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瀕危等級指標名錄中的極危物種,在學術上具有重要不可取代的價值。未來將與台大生命科學院動物博物館合作,研究典藏標本,眾多標本會有機會至學校與同學面對面教學交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