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疲弱、地緣緊張升溫 台去年外銷訂單衰退近16%
經濟部昨日發布去年12月外銷訂單金額為438.1億美元,年減16%,表現不如預期。由於終端需求疲弱、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廠商下單保守,預期今年元月外銷訂單金額持續下探,將低於400億美元,估年減幅度擴大為15.8%至20%,今年第1季接單難樂觀。
經濟部統計指出,去年第4季外銷訂單金額為1473.1億美元,年減6.6%,為連續六季負成長。去年全年外銷訂單金額5610.4億美元,為歷年第三高,僅次於2021年及2022年,年減15.9%。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坦言,第1季為電子產業淡季,加上高物價、高利息的環境仍在,美中貿易紛爭、紅海衝突等地緣政治風險升溫,都會干擾全球景氣復甦力道,抑低消費和投資,「廠商下單明顯轉保守」。今年第1季外銷訂單表現難以樂觀,預期下半年終端需求才會明顯復甦。
針對紅海衝突對供應鏈影響,黃于玲表示,除推高運價、導致交貨延誤,目前汽車供應鏈已呈現吃緊,外界更關切是否引發通膨,使需求更疲弱。若紅海衝突屬短期,對通膨和供應鏈影響就有限。
黃于玲分析,預期元月外銷訂單金額減幅還會擴大,除終端需求低迷,供應鏈庫存去化持續,全球景氣下行風險仍高,廠商下單特別保守等因素外,2022年底中國大陸解封後訂單部分遞延至2023年元月,也就是說,去年元月基期不低,都加深今年元月外銷訂單跌幅。
台灣去年11月外銷訂單金額成長率一度翻紅,結束連14黑;而12月接單金額僅438.1億美元,遠低於預期500億美元,表現不如預期。黃于玲指出,主因終端消費不明朗,消費性產品需求疲弱,使得12月資通訊產品、電子產品接單都不如預期。
去年12月台灣七大主要貨品接單表現一面倒呈負成長。經濟部表示,終端電子產品需求低迷、供應鏈調整庫存,致12月資訊通信產品及電子產品分別年減25.3%及12.9%;光學器材在背光模組接單減少,以及大尺寸面板及光學鏡頭接單成長交互影響下,年減0.3%。
傳統貨品則因全球經濟展望不佳,12月塑橡膠製品、機械、化學品及基本金屬外銷訂單分別年減15.2%、10.5%、6.5%及 1.7%。
經濟部廠商動態調查結果顯示,按接單金額計算之動向指數為46.5,預期元月接單金額將較12月還要低,經濟部統計處預測,元月接單金額為380億至400億美元之間,跌幅深重。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