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鄭文燦能為「互不隸屬」解套?

記者 羅印冲

鄭文燦7日出任海基會董事長,他致詞表示,海基會是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成立,目的是能夠促進兩岸交流對話及協商。針對賴總統520演說提出互不隸屬說,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稱,這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的「兩岸分治」精神,並非新的陳述。鄭文燦試圖將賴政府兩岸論述拉回中間立場,但他能夠為互不隸屬說解套?

賴總統520演說後,台海情勢出現國安人士口中的「最糟糕劇本」,但未知是否同一批國安人士在520前刻意放風,指賴總統將釋出具體善意,結果卻是這篇講稿拆了前總統蔡英文的兩岸論述基底(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還不太搭嘎地拋出恢復兩岸旅遊和陸生來台的所謂善意,兩者形成「最懸殊落差」。

北京關切的還是兩岸關係定位,鄭文燦應是了然於胸。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試圖為互不隸屬說緩頰,認為此說法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的兩岸分治精神,並非新的陳述。他還說,賴總統並沒有談到台獨,更沒有什麼「路線圖」,談的是台灣主流民意可接受的立場,是用舊陳述去組合,且表達希望能自信交流。

其實,鄭文燦上月在國策院座談會就指出,兩岸互不隸屬呈現李登輝當年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之後,包括憲法增修條文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都有「兩岸分治」的精神。他還說,如何務實處理兩岸分治分立的事實,北京、台灣或台灣內部不同陣營會有不同政策,這是無法迴避的議題,而政黨論述無法取代政府角色。

鄭文燦解讀互不隸屬,認為是體現兩岸分治精神,並指兩岸對於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兩岸分治)有不同政策,而且是無可迴避的,隱含著兩岸終須坐下來談或解決這個問題。而他在就任海基會董事長時強調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希望促進兩岸交流對話及協商,則是回復了小英的兩岸論述基底。

鄭文燦試圖在「兩岸互不隸屬」與北京批判的「新兩國論」中間畫一道線,並重申一國(中華民國)兩區定位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可見他深知兩岸僵局的癥結所在,但關鍵仍在於賴總統的表態及施政作為。

就綠營來說,一位重要智庫人士曾透露,民進黨政策思考的優先次序,首先是國內民意,其次是國際反應,以當前環境看,主要是美國,最後才是對岸和其他因素。以此而論,除非國內民意(透過選舉)反撲,或美國向台北施壓,賴政府才會調整政策走向。

另一個悲觀的因素是美國大選,隨著時間越來越近,無論是川普拋出轟炸北京論,或是拜登重申護台論,都有競打抗中牌、選票至上的意味。美國對中鷹派越來越強烈,至大選前夕將達到高點,情勢變換可能令賴政府出現誤判,認為台海若生戰火,美軍必定援台,這是需要高度警惕的。

台灣不能走上烏克蘭的悲慘命運,也不願接受成為另一個香港的處境,台海長久以來形成的僵局,最終仍須兩岸透過對話協商,逐步找出和平相處之道,在此之前,兩岸應在各自法制架構下保留最大公約數,為兩岸對話的政治基礎創造空間。

最近有位媒體人出身的名嘴表示,「不接受被統,不願意聽從對岸,就是變綠,就要被打…那就綠吧!」引起熱議。名嘴不懂北京動作的重點可以理解,但賴總統若讀不出鄭文燦強調的「兩岸關係是我們國家生存發展重中之重」的言外之意,台海危局恐怕很難緩解。

中華民國 拜登 烏克蘭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