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論/賴清德中華民國論述 難掩綠色轉型正義撕裂
賴清德總統近來頻提「中華民國」相關論述,日前並在民進黨中常會上說明,中華民國是團結國人的最大公約數。然與此同時,民進黨的轉型正義工程,卻逐步進入深水區。這使得所謂的「中華民國論述」,彷彿只是綠營用來包裝「去中國化」的工具。
綠營推動轉型正義,起自前總統蔡英文執政時期,但當時主要聚焦在討國民黨黨產、公布白色恐怖檔案、平復白色恐怖受害者名譽等象徵性或針對政黨的作為。但賴總統上任後,不但任命意識形態鮮明的顧立雄擔任國防部長,亦實現「三軍儀隊撤出中正紀念堂」,還將蔡政府時期草擬卻遲遲未送審的《不義遺址保存條例》草案,提交至立院審議。
若干與轉型正義有關的「個案」處理,顯示賴總統似正加速深化「綠色轉型正義」。其一,是加快著手移除故總統蔣中正的銅像。其中又以國有財產署藉「占用國有地」之由,發函屏東新園鄉中興社區,促其盡速移除蔣中正銅像,引發最大爭議。因中興社區居民是大陳義胞後裔,對蔣中正感念極深,希望能保存銅像。最後是國民黨立委蘇清泉出面協調,「拆銅像」危機才暫告解除。
另一起個案,則是立法院前院長游錫堃建議,將宜蘭「中山國小」改名為「渭水國小」,賴總統大表贊同,並請文化部和宜蘭縣政府共同討論更名事宜。此案荒謬之處,在於中山國小改名無關「正名」,僅因該校是蔣渭水的母校。如果賴總統真的重視中華民國,豈會對於以中華民國國父命名的學校改名,如此輕率允諾?
日前在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初審的《不義遺址保存條例》草案,更是集「綠色轉型正義」偏狹史觀之大成。所謂「不義遺址」,本應含括所有侵害人權事件的發生地。但蔡政府時期挾立法院多數通過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將轉型正義時期定義為「民國34年8月15日起至81年11月6日止的威權統治時期」。難道「侵害人權事件」,只發生在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而「不義遺址」不僅排除荷西、明鄭、清朝時期,甚至連曾經發生多次大屠殺、反人權與民主事件的日據時期,都被排除在外。所謂「轉型正義」,既不是為轉型,亦不是為正義,僅是為凸顯民進黨的獨派史觀和反國民黨立場罷了。
從「中興社區拆銅像」和「中山國小更名渭水國小」事件,足證民進黨的轉型正義史觀,不僅不是「全民共識」,甚至是把自己意識形態強加到不同立場者身上的威權作法。賴總統一面高喊「中華民國是團結國人的最大公約數」,另一方面卻以「去中國化」為核心的獨派史觀,對於不同史觀與立場者,完全無視其存在,甚至迫其改變,如此何能侈談「團結國人」?
其實,「中華民國是國人的最大公約數」,既是民意現實,也是兩岸維持和平的要素,賴總統和民進黨不能「偷換概念」,將中華民國「轉型」為獨派竊用;更不能以民進黨意識形態深化「綠色轉型正義」,並在朝小野大局面下,藉由高度政治爭議議題挑起藍綠之爭的手段,從中獲得政治利益。
歡迎「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務實回歸中華民國!如果賴總統真心重視中華民國,就應回歸中華民國憲法和憲法增修條文,揚棄「新兩國論」。如果綠營真的要落實轉型正義,就應放下「綠色轉型正義」史觀,正視歷史真相,而非擷取片面歷史,服務政治目的。否則空喊「中華民國」無法團結台灣,「轉型正義」也只會撕裂社會,造成更多不正義。(轉載自聯合報社論)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