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催發下 陸生團訪台像是和平的最後巡禮與召喚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委員會會議在加拿大溫哥華當地時間27、28日召開,台灣入會案因未獲所有成員國共識,並未列入討論。會議召開同時,馬英九基金會邀請的陸生團27日抵達台灣。
委員會中僅決議成立哥斯大黎加的入會工作小組,由秘魯擔任主席展開入會程序。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照例發表聲明,除表達深切失望,也呼籲成員國早日成立台灣入會工作小組,不要有政治考量。
地球另一角,英國下議院也在28日就1971年聯合國大會的2758號決議進行辯論,最終認定2758號決議只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但並不涉及台灣的政治地位,也未確立它對台灣的主權。而在此前,已有荷蘭、澳洲、加拿大以及歐洲議會,都作成類似的聲明或動議。
溫哥華、台北、倫敦的三個場景共同撐起了一個充滿弔詭而又矛盾的命題:台灣究竟要追尋什麼樣的兩岸關係?而其背後真正的大哉問是:台灣設想西方可以為自己謀得一個體面地位的嚮往,是否早已經是夢幻泡影?
陸生團裡最耀眼的是桌球名將馬龍。即使有人冀圖以「共產黨員」的身分將他抹黑,卻絲毫無損他的熱力。在多年對中國大陸極盡汙衊、否棄的仇恨宣傳後,馬龍幾乎只憑一人之力就將這垛心牆擊穿。學子對他的追逐與熱情,恍若兩岸關係從未陷入谷底。
問題在於,兩岸早已傷痕累累,為打擊民進黨政府的台獨操作,解放軍機艦天天在台灣周遭巡察、迴繞,兩岸開戰已像寫好的劇本,唯一不確定的只是第一聲砲響何時爆開。這個景況下,陸生團像是和平的最後巡禮與召喚,既彌足珍貴卻又怵目驚心。
自蔡英文八年多前主政後,台灣即單方押注美國,希冀華盛頓以其霸主的權威,將台灣拎進各個國際、經貿組織,但這個奢想顯然已經落空。蔡英文的致命錯誤是:將「九二共識」踩在腳下蹂躪,公然判處它的死刑。而其後果,必然是激起賴清德的台獨冒進主義,從而鎖死台灣對外空間,並將兩岸快速拖向戰爭。
三個場景各具意涵:馬龍的陸生團代表的是對曾經熱絡的兩岸關係的回望,是「九二共識」底下曾有的兩岸日常;台灣遲遲進不了CPTPP,則是否決「九二共識」後,台灣外交、經貿困窘的具體寫照;英下議院對2758號決議的撻伐,則是對台獨冒進主義的虛以委蛇。
賴清德及其黨徒迄今無法弄懂的是,加入CPTPP跟否定2758號決議並不是相互掩護的外交行動,而是相互掣肘的對立措施;後者愈是大張旗鼓,前者就愈是絕望無助,這兩者不但無法兼得,甚至將一併落空。相反地,加入CPTPP與兩岸青年交流的內生邏輯才是一致的,兩岸在彼此接受的政治默契下,不但可以和平共榮,還能並肩攻略全球。
西方已不是全球主義的掌旗人,中國才是。川普的孤立主義不是偶然現象,而是歷史滔滔大勢轉向的信號。台灣欲加入區域經貿整合,不要找錯了門。西方不斷在2758號決議上尋釁,目的並不是助台入聯,或為台灣找到獨立的秘徑,而是催發戰火。馬龍訪台,帶來的其實正是懸崖勒馬、改弦易轍的韁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