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爆別讓血管卡住 醫:多喝水防心梗、腦中風、熱傷害
夏季天氣炎熱,台灣這幾天均溫攝氏36度,屏東縣三地門鄉還曾出現38.2度高溫,屏東基督教醫院急診室湧現暈眩、泌尿道感染、腸胃炎病患,新冠病毒、上呼吸道肺炎個案明顯增加,出乎意外的是心肌梗塞及腦中風未因天熱減少。屏基醫務部主任陳志文提醒,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要忽視高溫天氣,多補充水分,別讓血管卡住了。
陳志文說,近日高溫加上危險級紫外線指數,屏基就診人次,因天氣熱引發頭暈、四肢無力,倦怠不適的民眾,平均每天有10到20人,其中又以老年人居多。
陳志文說,近日接獲熱傷害病患中,一名病患從高雄工作結束後騎摩托車回到屏東,熱到虛脫、昏迷,出現橫紋肌溶解現象,經別家醫院轉送到屏基,經治療後順利出院。
屏基指出,中午前後高溫幾乎33至35度間,嬰幼童、65歲以上的長者、慢性病患、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及過重者等6大高危險族群,更應避免曝曬高溫,牢記預防熱傷害三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
屏基指出,「保持涼爽」,進冷氣房前先擦乾汗水,反覆進出冷氣房,體溫調節不及,容易出現頭昏;「補充水分」,每天至少200CC白開水,但若醫囑限制飲水者,應詢問醫師天氣酷熱時,應喝多少量為宜,茶會利尿,若水分補充不足加流汗,反而會脫水,應喝白開水、避免喝太過冰冷的水。「提高警覺」,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外出,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適當休息補充水分,避免在高溫場所持續工作超過六小時。
陳志文也觀察,近日流感、新冠肺炎病患有增多趨勢,6月至今,新冠個案與流感個案人次相當,都有200多人次,可能跟病毒變異、抵抗力下降,口罩解封後接觸病毒機會變多,提醒大家多洗手、戴口罩,保持適當社交距離。
屏基院長吳榮州說,天氣熱,他的病人中有些農夫,早上3點出門去農忙,太陽還沒出來,天氣較涼爽,但太早出門,改變生活習慣,有時對免疫力會是挑戰,若要這樣做要慢慢調整。
屏基提醒,發現身體疑熱傷害症狀,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環境,降低體溫,提供加少許鹽巴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盡快就醫。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