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論╱挑撥、分化、恐嚇 賴政府不能轉移缺電責任
賴清德總統日前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議,指出能源政策第一項工作是確保穩定供電,會議第二項共識是充分揭露資訊。從蔡政府到卓內閣的不缺電神話,終於打破。行政院首度承認北部電力不足,去年供電缺口達200億度。這一步走得不容易,但仍以挑撥南北對立、分化藍營縣市、犧牲科技發展等方式模糊缺電原因,轉移責任。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宣布不供電給桃園以北用電量五MW以上的資料中心,要求改到支持電源開發的縣市,並強調只要北部願意支持電廠等電網建設,例如協和燃氣電廠,就可供電。曾文生才在氣候變遷會議上報告未來三年供電壓力最大、區域供需失衡等能源重大挑戰,轉頭就要脅地方政府、國際企業和民眾一起面對民進黨不願承擔的缺電問題。
雖然經濟部長郭智輝6月曾說,2030年前應有十座資料中心來台設置,各縣市都有機會;但微軟相中桃園、亞馬遜首選在大台北地區,蘋果最可能落腳北部地區,輝達也可能在台灣多地建設。這些跨國企業的選擇,自有其產業布局考量,卻一概被打回票。曾文生以政治黑手粗暴干預國際大廠布局,也阻止地方科技產業發展,更意圖製造北北基桃等藍營主政縣市內部壓力,情勒強迫接受三接、四接等電力建設。
曾文生大搞差別供電,引導科技業往南部發展,應有府院撐腰,但不供電之說卻戳破不缺電的牛皮。桃園市長張善政批評,中央宣示不缺電,台電卻不供電,影響桃園產業發展和全台供電規畫。未料行政院直接承認,「沒有錯,北台灣電力確實不足」,旋即指責北北基桃發電量少於用電量,還點名台中市長盧秀燕最反對中電北送。
蔡政府「用愛發電」硬撐八年,賴政府卻不能用神主牌發電。但賴清德態度仍然曖昧,卓內閣用盡威脅、攻擊、挑撥、情勒手段,也解決不了缺電問題。最可怕的是,原應供應無虞的電,彷彿成為另類稀缺資源,但賴政府不是當作國安問題,而是拿來政治操作:戰南北、分顏色、打壓地方政府、製造地方與地方、地方與產業、地方與民眾的矛盾,甚至撩撥盧秀燕與北部藍營縣市長的對立。
其實盧秀燕喊出停止中電北送,是要迫使中火燃煤減量,改善空汙,卻被賴政府拿來為缺電祭旗。但以北部缺電二百億度來說,核二廠如果延役,150億度年發電量就能填補大部缺口;如果年發電100億度的核一廠也能延役,北部怎會缺電?更不用說如果核四重啟,每年210億度電皆可北電南送,連中部民眾都不必用肺發電!但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展現的人民意志,仍無法阻擋民進黨的非核列車。如今卓內閣怪東怪西,就是不敢怪神主牌。
台電還說不對北部資料中心供電,是參考國際經驗,星、韓、歐盟都採取類似措施。但新加坡正努力擴建高效低碳設施,擴大資料中心容量,確保東南亞資料中心樞紐地位;歐盟除規範資料中心提升能源效率,強制節能外,也致力提升電網互連能力和靈活性;南韓更大力擴增核電和綠電,以滿足資料中心和半導體業的需求。台電卻採取了最粗暴的作法。
賴清德以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來表達透過多元對話,凝聚社會共識的決心;但會後台電就威脅不對北部資料中心供電,行政院指責盧秀燕阻撓中電北送,經濟部長還恐嚇立法院不通過撥補台電預算就漲電價。國際經驗怎比得上台電經驗?供電分顏色,把跨國大廠趕到南部縣市,懲藍獎綠,不亦快哉!(轉載自聯合報社論)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