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潛艦人命關天 在野把關非擋預算
立法院國防及外交委員會初審通過「潛艦國造」第二、三階段兩筆年度預算,先前面對原型艦「海鯤艦」泊港測試多項缺失仍待改正、海上測試遙遙無期,就要匡列逾2840億元台幣、橫跨長達14年的預算,使得各界質疑不斷。
有媒體戲稱「等八艘潛艦全造完,小孩都要上大學了」,更何況,潛艦可說是最精密的武器戰具,台灣在毫無經驗的情況下要從頭開始,在野把關,本屬合理,不能被簡化為「擋預算」。
外界質疑國安部門、海軍,乃至於台船提出各種規畫太過樂觀,例如目前規畫的14年造艦期程,但除了每艘約4年半的建造期外,船艦通常每年都需進廠約1個月「定保」;約4年要進行深度「大修」,時間可能長達1年,這些工程在保固期間都要回台船執行,因此也令人質疑,台船一邊修船、一邊造船,廠房船台、船塢及人力究竟夠不夠?會不會延宕修造交船進度?甚至有人提出全案期程應展延到20年才較穩妥。
此外,造艦造船涉及高深的工程工藝,潛艦作戰更牽涉水文、水下聲學、水下地形地理等各項學理的應用,涵蓋的知識範圍並非一般常人都能具備,資訊不對等的落差更為明顯,也令外界更難以輕易理解箇中奧秘,自然也造成外界的問號。
潛艦是重要的戰略武器,又是人命關天的重大投資,自然備受矚目,然而,執政當局、側翼,甚至立委,面對種種質疑,卻往往仍是政治性地簡單化約為「擋預算」,一句「砍掉就沒了」就想定調一切,卻不願去討論背後確實可能存在的風險,恐怕更不利國造潛艦的未來。
海軍造艦千頭萬緒,唯有更務實面對,才能實現中華民國建構水下兵力的夢想。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