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進度表功」 勇鷹催生者:新機出事 政客決策犧牲品
漢翔公司生產製造的勇鷹高教機昨天在台東外海因雙發動機失效墜海,勇鷹高教機催生者之一的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直言,失事的高教機服役不到一年,「新機出事,是政客決策下的犧牲品」。
張延廷十年前在空軍官校擔任校長,當時發生AT-3教練機飛行訓練時墜毀,他便一再為高教機催生,曾表示「教練機是做訓練用,老舊教練機已不合時宜,該汰換為高教機」,昨天高教機首度墜機,令他吃驚。
張延廷說,昨墜毀的勇鷹高教機去年6月21日才服役,不到一年的新機卻出現雙發動機失效墜海,「以後該如何處理?」
張延廷認為造成高教機失事原因,不外乎環境、人為和機械三項因素,昨天晴空萬里、飛行員可跳傘逃生,暫可排除環境和人為因素,最後就剩機械因素。
他分析,一般很少出現兩個發動機同時失效,何況又是新機,更不該發生這種狀況;張延廷說,台灣製造不出發動機,勇鷹高教機的發動機是美國製造,但最近世界「鬧機瘟」,美國的F-35「咆哮者」戰機也在阿拉斯加、聖地牙哥灣墜機,應檢驗此發動機究竟哪裡出問題。
張延廷認為,飛機結構精密,不能因為政治要求六年66架高教機的國防政策,就趕進度來為績效表功,萬一出差錯或互相干擾就可能出問題。
民眾黨立委林憶君透露,此次意外發生,據漢翔公司內部知情人士指出,漢翔因為趕著交機,但現在勇鷹機嚴重故障的發動機,其維修進度又非常緩慢,加上發現好幾部發動機,根本都是非預期損壞的問題,漢翔公司目前確實有頗大的麻煩與壓力。
林憶君說,據媒體報導,勇鷹高教機近三個月以來,已經發生三起嚴重異物吸入事件,明顯表示空軍的飛安管控與作為,根本就是「螺絲掉滿地」。

對於林憶君質疑,漢翔方面暫無回應;至於勇鷹交機、機務狀況及事故後續調查,漢翔表示由空軍主導,漢翔配合辦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