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母6年終於不再生氣 台主播蕭彤雯:媽媽是我最大的孩子
「我知道媽媽接下來將是我最大的孩子。」去年,台灣主播蕭彤雯在個人臉書上分享她陪伴媽媽的心情,「現在的我對媽媽,比對瓜瓜(兒子)還有耐心得多。」
過去幾年,蕭彤雯的父母在她的人生裡扮演的角色翻轉,「從我最大的支持力量,變成我最重的責任」,她這樣形容。
父母老去在一瞬間
蕭彤雯是獨生女,在忙碌的媒體工作中能兼顧事業與家庭,全仰賴有父母幫忙照顧小孩、張羅晚餐、打點生活,她沒想過無所不能的父母也是肉體之軀,未意識到父母也會老。
所以當媽媽對她說,「我走路有問題」,她第一個反應是「沒那麼嚴重吧!」在蕭彤雯要照顧幼小兒女,又罹癌的焦頭爛額日子裡,她對變得依賴、負面情緒爆表的媽媽生氣:「妳就是公主病!找我麻煩!」
面對媽媽突如其來的改變打亂她的生活,她覺得根本沒那麼嚴重,是媽媽自己的問題,一個人怎麼可能突然間就退化?至少有兩年的時間,母女彼此不理解,痛苦折磨。
「我現在仔細回想,沒有『突然間』這件事,是因為我們從未將眼光放在他們身上,沒有看見他們正在老去。」蕭彤雯感到虧欠,她的人生一直一直在往前走,從未回望作為後盾的父母。
要回望同理父母心
一直到帶媽媽走進身心科,知道媽媽罹患憂鬱症,媽媽的負面情緒有了答案,不是因為個性難搞,而是她生病了。但光是理解無法解決事情,一直到爸爸同意外籍看護進到家中當幫手,蕭彤雯再也不用什麼事都要親力親為,稍微有時間休息,才有餘裕「真正」同理媽媽,於是媽媽對她抱怨:「你根本不懂什麼是老!」她也願意承認,她沒有老過,不懂老的痛苦,但試著同理。
蕭彤雯的處境是多數成年子女的寫照——是上有年長父母、下有年幼子女的三明治世代。從六年前媽媽身體不舒服,到最近能吃會笑、規律服藥,蕭彤雯說:「現在的我是六年來最好的時刻。」
變好關鍵在我身上
回首這段路,蕭彤雯認為改變的樞紐是她自己。首先她必須打破「非我不可」的執念,鬆開媽媽對她的依賴,適時將勞務外包,才有餘裕照顧自己、同理媽媽,改變才會發生。然後也要有心理準備,你做的安排,父母一定會拒絕,但蕭彤雯已經懂得在媽媽拒絕時,理解她不是找麻煩、不是情緒勒索,只是害怕,就像一歲幼兒對未知的事物感到不安,她只要想辦法讓媽媽有安全感就好。
同時顧老又顧小,蕭彤雯說,人老了就像小孩,可是陪老之路與育兒完全不同——孩子一天天成長茁壯,過程感受到的多是喜悅;陪老則相反,老人家的身體愈來愈差,溝通愈來愈難,陪老路看不到盡頭,就算有,也是子女不敢看的。所以陪老更需要強大的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