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麻腳痛腳冰冷⋯急性肢體缺血症 嚴重恐截肢

林琮恩

69歲吳先生有高血壓、糖尿病及洗腎病史,有雙下肢周邊動脈阻塞(PAD)疾病。2018年開始因間歇性跛行症狀就診,5年來陸續歷經5次「急性肢體缺血症(ALI)」復發,反覆下肢動脈介入治療後緩解症狀。

吳先生日前起床後又出現腳背嚴重疼痛、冰、麻木無力,自覺下肢血管出現異狀,赴醫院急診後,藉新型「血管抽吸器」以高效轉速抽出血栓斑塊,合併溶栓導管、塗藥氣球等治療,返家後恢復良好,已能自行上下樓梯。

吳先生女兒說,父親發病時的表現是腳會痛、腳趾反黑,過去術後下床仍會有腳掌發麻、反紅的症狀;此次採新技術治療後復原較快,下床已無異狀,和過去不同。

台灣新光醫院周邊血管科主任吳典育表示,65歲以上長者,約一成會發生下肢周邊動脈阻塞,但無症狀者占多數,許多病人並無病識感,具三高、抽菸、心臟裝設支架等病史的患者,罹病的機率較高。

常見症狀是間歇性跛行、行走時下肢疼痛,病人能行走的時間變短,重度患者甚至連坐著都會痛;其疼痛屬下肢缺血性疼痛,類似將手掌插入冰塊中,疼痛程度很高。出現症狀的病人,有半數同時患有心臟衰竭。

吳典育說,吳先生此次使用新型的「血管抽吸器」係一種自動抽吸裝置,能將肢體血管中因血栓產生的血塊清除得非常乾淨,但難免會有血塊在過程中掉入末梢血管,故又以溶栓導管治療一天。過去無法處理的腳趾末梢血管,此次也以極小的氣球、很長的導線處理,讓病人血流迅速獲得改善。

病友吳先生(左二)及女兒(左三)與醫療團隊新光醫院周邊血管科主任吳典育(左一)、新光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林佳勳(右一)合影。(記者林琮恩/攝影)
吳先生五年來急性肢體缺血症反覆復發。圖為他解釋復發時下肢會相當疼痛。(記者林琮恩/攝影)

吳典育說,新的病人能使用抽栓、溶栓、塗藥氣球合併治療,讓血管回復原來狀態,再加上疾病因子如三高、糖尿病控制,能大幅減少復發機率「說不定不會復發。」此外也減少過去裝設支架後,組織增生導致血管狹窄的後果,血管通暢率更佳。

氣球 三高 糖尿病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