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大腸癌齊篩 癌發生率降3成

記者林琮恩/台北報導

胃癌早期大多數的病人不會有症狀,以台灣為例,名列10大癌症死因第8位,而最主要致癌原因即是幽門螺旋桿菌。台大醫院近期發表全球首創的胃癌、大腸癌整合篩檢模式,成果刊登於頂尖期刊JAMA。

研究團隊指出,藉由糞便抗原檢查,民眾在篩檢大腸癌時一併篩檢幽門螺琁桿菌,可大幅提升民眾受檢意願。

台大醫院醫學研究部副主任李宜家說,幽門桿菌帶菌沒有明顯症狀,臨床上常見有症狀才就醫,常延誤治癒先機。台大醫院與彰化縣衛生局合作,2012年起試辦二合一糞便篩檢計畫,在現行台灣國健署大腸癌篩檢計畫中,讓民眾在糞便潛血篩檢時,一併接受幽門桿菌抗原檢查,其準確率與傳統的呼氣篩檢相同,達95%。

傳統胃癌必須靠胃鏡檢查,普及率不高,有需要的民眾未必願意受檢。李宜家說,二合一的篩檢模式,提升民眾篩檢參與率達14%,相同族群若使用此模式邀請民眾篩檢,可降低21%為癌發生率,實際受檢的民眾,則可降低32%胃癌發生率,與28%大腸癌死亡率,民眾同時受惠避免二種癌症風險,可謂一舉兩得。

醫師提醒,藉由糞便抗原檢查,篩檢大腸癌時一併篩檢幽門螺琁桿菌,可掌握治癒先機;示意圖。(圖/123RF)
二合一篩檢有助提升民眾健康,採便、回收程序均與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測相同,對民眾而言相當便利。圖左為大腸癌糞便潛血篩檢器具、右為幽門桿菌糞便抗原篩檢套組。(記者林琮恩/攝影)

參與研究的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說,二合一篩檢模式是預防醫學重要一環,公衛、臨床一條龍的模式,不僅有助為癌防治,亦提供世界衛生組織(WHO)重要公衛政策模型,對全球尤其胃癌發生率較高的南美洲,均留下深遠影響,是全人類新興世代預防醫學的典範。

癌症 致癌 WHO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