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器恐滲出糞便 醫學生罹「腸道罕病」
台灣一名醫學系二年級學生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因家中經濟無法自費取得進階藥物,又擔心病況無法面對醫學系課業壓力,只好轉系,醫師指出,這類疾病好發在學生、上班族等20至40歲青壯年,部分患者腸道狹窄、穿孔、阻塞,甚至「肚破腸流」,瘻管導致肚皮、生殖器官滲出糞便,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初期易被當成急性腸胃炎或腸躁症合併痔瘡出血。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常見臨床症狀包含腹瀉、腹痛、血便、黏液便、貧血以及體重減輕,依照部位可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
台灣林口長庚醫院發炎性腸道疾病中心主任李柏賢說,免疫系統若只攻擊大腸表皮的黏膜層,造成連續性發炎,屬潰瘍性結腸炎以腹瀉、黏液便、血便為主;若攻擊口腔到肛門,且不只黏膜層,更達到深層的全層組織,造成跳躍性發炎、穿孔、瘻管、腹腔內膿瘍,則屬克隆氏症,以右下腹疼痛為主要表現。
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秘書長顏旭亨說,IBD病人外觀正常,但疾病反覆發作,嚴重腹痛、頻跑廁所,一天可能跑20多次,根本無法外出,嚴重需開刀,甚至得住院1至2個月,「有的患者因頻繁腹瀉,甚至大便失禁」,必須穿尿布才敢出門、坐車,以免臨時找不到廁所,但大眾對疾病了解有限,容易誤會對方是裝病請假、曠課。
李柏賢指出,正常人的腸道像是大理石地板,表面光滑、平整、充滿血管,可吸收水分;IBD病人的腸道黏膜因發炎、潰瘍,腸道破了千百萬個小洞,血管暴露造成出血、噴血,腸道如同鄉間泥巴路、凹凸不平、積水、滲血,易有細菌感染。
腸治久安協會理事長楊式光說,病人多是年輕學生、上班族;他自己的兒子在18歲時發病,大學4年就因病休學3次,體重更從80幾公斤掉到50公斤,除了嚴重腹痛、腹瀉,還衍生肛裂、瘻管、切腸與做腸造口,目前已與疾病共存20年。
李柏賢說,IBD成因複雜,目前研究顯示與基因、西化飲食、食品添加物、環境污染和腸道菌叢改變有關,亞洲國家發生率近年急遽上升,可能因為從原型食物轉向西化,以及食品添加物改變腸道微菌叢,導致在亞洲快速增加。
IBD目前的治療目標是內視鏡黏膜癒合,李柏賢說,達到這個治療目標可降低復發、住院、手術、併發症以及癌症等風險,更高的目標為潰瘍性結腸炎治療到組織學癒合、疾病清除;克隆氏症症患者治療到全層癒合,帶來更好的預後以及更少的復發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