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2/3無吸菸史 專家:生活習慣很重要
肺癌致病因子複雜,應該如何預防?專家認為,「天天五蔬果」的飲食概念很重要,烹調時避免高溫炒炸、規律運動,透過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有助避免罹癌。
台灣的肺癌患者中有三分之二沒有吸菸史,且晚期肺癌患者逾六成,目前認為空氣汙染、廚房油煙等是可能的環境影響因子,家族史也有相關性。
中研院士楊泮池及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台灣免疫暨腫瘤醫學會、台灣肺癌研究學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及台灣醫學會等六大醫學會,日前發表台灣肺癌防治共識,希望串連有力的防護網,跨部門的合作,針對不同期別肺癌擬訂不同防台策略,透過國家級肺癌辦公室整合和運用行政資源,串接預防、篩檢到治療,協助全面性改善肺癌預後。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陳育民表示,肺癌死亡率與診斷期別高度相關,第一期肺癌五年存活率高達九成,若第四期才確診,五年存活率僅剩一成,差別相當大。
台灣肺癌研究學會理事長楊志新表示,不同基因型態要有不同治療,如何藉由接軌國際標準治療,幫助提高不適合手術的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絕對是國家級肺癌辦公室要達成晚期肺癌五年存活率倍增的重點,在健保資源限制下,仍有部分標靶藥物未獲給付,免疫藥物的給付也與國際指引有些許落差,因此,初級(預防)、次級(篩檢)及三級(治療)的三級防治目標,除讓肺癌治療接軌國際,也有助提升晚期患者存活率及生活品質。
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理事長張文震指出,肺癌的致病因子複雜,很多肺癌患者並沒有吸菸,且女性發生率高,因此,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很重要,如「天天五蔬果」的飲食概念,烹調時避免高溫炒炸、規律運動等,透過國家級肺癌辦公室的整合,從前期教育、健康習慣養成著手,再串接到篩檢和治療,全面性對抗肺癌。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補充,要從根本上幫助民眾遠離吸菸可能致癌的威脅;此外,空氣汙染如汽機車排氣、工業區廢氣的管控,需環保單位協助將空汙指標逐步降至國際標準。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