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死亡率居冠 靠低劑量電腦斷層揪早期病灶
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美國聯邦醫療保險和補助服務中心(CMS)去年宣布,擴大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查覆蓋範圍,從55歲降到50歲。誰是肺癌高危險群?誰符合免費篩檢條件?以下帶您了解LDCT檢查怎麼做,以及發現早期肺癌的重要性。
▌第1站 高危險群
Q:我是肺癌高危險群嗎?若不是高危險群,也需要做篩檢嗎?
肺癌高危險群包括:
1.具有肺癌家族史:50歲到74歲的男性或45歲到74歲的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
2.有重度吸菸史者:50歲到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的重度吸菸者。
若不是高危險群,若有健檢計畫,建議自費加做LDCT,頻率二年一次即可。
▌第2站 認識LDCT
Q:什麼是低劑量電腦斷層?跟肺功能檢查一樣嗎?
肺癌篩檢方式,早年靠X光,但人體胸腔不只有肺臟,尚有肌肉、肋骨、心臟、大血管、氣管等組織,在重疊投影下,病灶易被遮蔽;LDCT可偵測小到0.3公分的肺部病變,據國際實證,可早期發現肺癌。
LDCT對早期肺癌篩檢是有效的,X光只能在有明顯病兆的病人或晚期才看得到,無法取代LDCT,早期治療,醫療經濟效益是划算的。
低劑量電腦斷層只能用於肺部檢查,由於肺部內都是肺泡,空氣較多、穿透性佳,低劑量的放射線就能取得足夠清晰的影像,找出肺部結節或其他異常病變。
另外,隨著人口高齡化、吸菸、空汙等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阻塞)、氣喘、間質性肺病、肺纖維化等肺部疾病也逐漸受民眾重視,若民眾出現喘、咳等呼吸道症狀,鼓勵進行肺功能檢查,以利及早發現肺阻塞、氣喘、肺纖維化及肺炎等肺病。
▌第3站 篩檢風險
Q:肺癌篩檢會有輻射或其他風險嗎?有沒有可能發生過度診斷的情形?
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有其好處,同時也有風險。就吸菸高風險族群來說,肺癌篩檢的好處和風險如下:
●好處
1.降低死亡率:美國試驗結果顯示,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可降低肺癌死亡率達20%;歐洲試驗結果顯示,男性肺癌死亡率降低達24%,女性降低更多。
2.早期發現肺癌:肺癌篩檢能減少晚期肺癌的比例,連帶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
3.早期診斷其他疾病:可同時發現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冠狀動脈鈣化等。
4.輻射量暴露較低:低劑量電腦斷層輻射量暴露低於常規的斷層掃描。
●風險
1.過度診斷:少數惡化緩慢的肺癌,就算不接受篩檢,可能終其一生不會出現症狀或提早死亡,因此會有少數的比例屬於多診斷、多治療。
2.產生焦慮:若篩檢出陽性,於確認後續檢查結果前,會帶來等待的焦慮。
3.陽性率結果:約95%篩檢出的肺部結節是良性,陽性率問題會造成心理壓力,衍生後續追蹤、侵入性診斷,與相關併發症。
4.偽陰性結果:並非所有肺癌都可以藉由肺癌篩檢而及早診斷。
5.仍有低輻射量暴露: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平均一次的輻射線暴露約為1.5毫西弗。
▌第4站 報告異常
Q:篩檢顯示異常該怎麼做?怎麼避免偽陽性問題?
LDCT篩檢看到結節,未必是惡性腫瘤,要視結節是否會成長。若LDCT檢測出肺部結節,放射科訂有判讀條件,會依照結節大小判斷,加上醫師雙重確認,就能降低偽陽性率。
篩檢若顯示異常,建議回到受檢醫院找胸腔內外科醫師依病兆態樣專業判讀、診斷、期別判定等。
若檢查無異常,建議多久追蹤一次?根據台灣研究發現,具肺癌家族史罹肺癌機率約為一般人的3倍,多發性(一次長很多地方)高達17%,女性遺傳機率更高。因此建議,具肺癌家族史可依醫師建議,每兩年做一次LDCT篩檢。
▌第5站 結節追蹤
Q:什麼是結節?結節怎麼分辨好壞?需要多久追蹤一次?
根據「台灣肺結節處置共識」指引,小於0.6公分的結節不需要馬上手術,建議可6至12個月追蹤1次,而0.6至0.8公分建議3至6個月要追蹤1次,0.8公分視為惡性處置。
常聽到「小結節定期追蹤就好」,但有的受檢者想開刀一勞永逸,又擔心挨了不必要的刀,怎麼辦?目前臨床上會以AI輔助檢視毛玻璃樣病灶的腫瘤密度、亂度,對於非常焦慮的受檢者3個月回診追蹤,清楚判斷結節有無形態變化,若無變化可拉長到半年追蹤一次,再來就可拉長到一年一次。
▌第6站 篩檢追蹤
Q:我篩檢陽性,後續該怎麼辦?
一般而言,自費做LDCT可以分兩種,一是到門診,自訴有高風險病史,可自費做LDCT,等待檢查報告出爐後,回診看報告;另一種是自費做健康檢查,其中包含LDCT的項目,同樣會在一定時間內提供檢查報告,如果自費篩檢醫院沒有給予肺癌篩檢標準化報告(Lung-RADS),也會有建議治療的報告,可主動向醫院詢問。
肺癌篩檢標準化報告(Lung-RADS)該檢測分為0到4級,其中第4級又分為4A、4B、4X,如果報告結果在3級以上,顯示需要緊急追蹤與介入治療,民眾可持健康檢查報告到任一醫院就醫。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