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膽結石、腎結石不一樣 忌偏方、更要小心越保養越大顆

文/編輯部

結石了,應該怎麼辦?該怎麼保養才好?搜尋資料的時候可別搞錯對象,腎結石、膽結石兩者的飲食原則,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膽結石是相當常見的疾病,據統計台灣10個成年人中約有1人體內有膽結石,當發現自己或家人有這樣的毛病後,為了好好保養身體而開始在網路上搜尋保養秘方,隨後便帶著家人開始一起忌吃草酸高食物,然而「低草酸飲食」原則卻僅限定腎結石患者!腎結石、膽結石飲食原則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趁這機會好好一次分清楚吧!

三餐不定時 小心膽結石

膽結石的發生,是由於膽汁內的組成皆有一定比例,若出現失衡便容易形成結晶,久了就累積成結石,其中又以膽固醇比例過高所產生的結石數量最多,因此三餐定時對於膽結石患者很重要,肝臟製造膽汁後會儲存於膽囊之中,當人體攝入脂肪後膽囊才會收縮使膽汁排出,如果空腹時間過長膽汁一直待在膽囊裡,反而增加膽固醇沈積的機會,長久累積下來就容易產生結石。

很多人會誤解膽固醇造成的膽結石,只要飲食減少膽固醇攝取就好,但其實飽和脂肪才是關鍵因素,甚至個人體質也反倒比膽固醇攝入量的影響還大,例如:膽囊內膜不平整等等,維生素A具有保護上皮細胞的功能,攝取富含維生素A的綠色蔬菜、胡蘿蔔、番茄等,可進而減少上皮細胞感染受損的機率,另外攝取足量維生素E則能保護維生素A,維生素C又能維持維生素E的作用,所以仍是必須適量攝取,此外含維生素C的各種新鮮水果也可促使膽汁中的膽固醇飽和度下降。

膽結石飲食 應少油、少糖、多纖維

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發表,膽固醇結石主要與多坐少動的生活習慣、動物性飽和脂肪及精緻糖的攝取過多及纖維質攝取不足較相關,因此飲食應著重於少油、少糖、多纖維,另外肥胖者體內形成膽固醇的酵素活性較高等,導致膽汁中膽固醇比例提高而易產生結石,因此適量減肥可有效降低發生率,但要特別留意利用節食等激烈方式減肥,反而會容易造成膽結石,一週減少約0.5公斤體重較適宜。

喝超甜吃超鹹 小心讓腎結石超級硬

夏季是人體大量散失水分的季節,很多人只愛喝飲料不喝水,以台灣為例,根據全民健保資料庫就醫紀錄顯示,夏季因腎結石引發腰痛而到急診室求診的人數,可是冬季的2倍之多。腎結石好發於30~50歲的成年男性,其中以草酸鈣結石為最大宗,尿液中的鈣和草酸過多為主要原因。

減少草酸鈣結石,建議每天至少要喝夠2公升(約6~8杯)的水,可藉喝檸檬水的方式,獲取足量的鉀及檸檬酸,因檸檬酸與鈣結合的能力比草酸要好,可以降低結石形成的機會,且檸檬酸鈣的溶解度很好,最後能夠形成液體而排出體外。

腎結石患者多喝水 鈣質更要攝取足夠

但要小心,別將檸檬酸與維生素C兩者想成同一個東西了,因維他命C反而會轉換成草酸,易草酸結石者建議維生素C一天勿攝取超過500毫克,坊間維生素C補充品劑量不同,有的甚至一劑高達1000毫克,建議最好避免或經諮詢專家計算劑量再服用,而20毫克檸檬汁約含8毫克維生素C,若非超量食用則應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也有民眾常常誤解,認為有草酸鈣結石就草酸不吃、鈣也不吃,然而鈣反而一定要吃夠,才能讓草酸在腸道中就與鈣結合隨糞便排出體外,降低草酸和鈣在腎臟中相遇的機會。

此外,腎臟泌出尿液後,還會把有用的物質再回收利用,若是腎臟回收太少鈣,等同尿液中鈣含量提升,造成結石機率增加,鈉會與鈣互相競爭回收的管道,建議飲食中應適量降低鈉的攝取,多喝水、不要吃太鹹。

有研究顯示,喝夠奶、喝夠水、減鹽、少動物性蛋白質的效果,比傳統觀念忌吃含草酸食物還有效,但也切忌突然地吃進太多高草酸食物,如巧克力、草莓、茶、生啤酒、堅果、菠菜等等,而少吃肉並不代表要多吃菜,因為蔬菜中的植酸會影響鈣質、鐵質等吸收,最後,如果愛喝飲料也要特別注意,部分飲料中含高草酸,而且若是果糖量高不僅增加尿中的鈣與草酸,還會增加尿酸的產生。

醫師提醒,減少草酸鈣結石,建議每天至少要喝夠2公升(約6~8杯)的水,膽結石飲食應注意少油、少糖、多纖維。(本報資料照片)
發酵的海藻和基改油菜籽粕混合之後的新蛋白質,可以製成營養棒食用。(取材自丹麥技術機構官網)
皮蛋的製作過程從「馬尿製作」到「百年蛋」的謠言眾說紛紜,煮菜時先加鹽巴為什麼味道就沒那麼好?這些料理手法背後隱藏的其實都是滲透作用原理。(本報資料照片)

(本文授權轉載自食力)

健保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