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後嗜睡與神經系統有關 醫:調整進食分量、順序

記者林則澄

許多民眾都有餐後嗜睡的經驗,在上班時難免感到困擾。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張以承表示,這是因為進食後副交感神經運作,促進腸胃蠕動並使人感到放鬆、穩定,建議可從調整飲食選擇、分量、進食順序等方面改善,包多原型食物、減少攝取經加工的碳水化合物食品。

現代民眾朝九晚五,民眾若在飯後突增睏意,難免影響工作品質與效率。張以承指出,人體在白天工作時,由於興奮、緊張,交感神經運作下促進腸胃蠕動變慢;晚上下班時,由於平靜、放鬆,副交感神經運作下促進腸胃蠕動變快。他也提到,由於副交感神經系統,與唾液分泌、腸胃消化與排便等功能有關,而在人體進食後被喚起開關,導致昏昏欲睡,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餐後嗜睡又稱食物昏迷、飯氣攻心,怎麼改善這種情況?張以承說,民眾外食族居多,難免接觸高鹽、高油、高糖分的食物,而在挑選食物時,可從原型食物下手,包括蔬菜、水果、地瓜、馬鈴薯等,並盡可能控制午、晚餐分量,減少攝取經加工的碳水化合物食品,如麵包、白米飯,也避免攝取過多卡路里,保持身體健康。

醫師提醒,不少人都有飯後想睡的經驗,這種情況與人體的副交感神經運作有關;示意圖。(圖/123RF)

另外,民眾也可調整每餐的進食順序。張以承建議,先吃兩份約半碗蔬菜、三到五份約拳頭大小的水果,再吃蛋白質食物,包括豆魚蛋肉類的毛豆、黃豆等,及豆腐、無糖豆漿、中型魚類,若有堅果則以五顆為佳,最後碳水化合物的來源則以全五穀雜糧為主,如糙米飯、白饅頭等。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