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比卡咖啡豆 起源60萬年前
廣受歡迎的咖啡豆阿拉比卡(arabica),學名為小果咖啡(Coffea arabica)。很多人以為阿拉比卡樹來自人工育種,但最新的研究發現,他們早在60萬年前就已經混種完成,不過漫長的生命史中曾經遇到過幾次瓶頸期,種類大為減少,直到人類開始種植後品種才開始穩定下來。
最新一期的科學期刊Nature Genetics公布了上述研究。共同領銜人、水牛城紐約州大的生物學者Victor Albert告訴美聯社,雖然原本的目標是希望找出幫阿拉比卡樹對抗氣候變遷與病蟲害的新方法,卻意外發現阿拉比卡樹早在60萬年前就由兩種咖啡樹混種而成,「人類對阿拉比卡的出現其實貢獻沒那麼大」。
野生的阿拉比卡樹起源於衣索比亞,15世紀才在葉門一帶開始流行起烘培與沖泡。17世紀時,印度僧侶Baba Budan據稱夾帶了七種咖啡豆回國,這才開始咖啡的商業化種植。
阿拉比卡咖啡順口、略帶甜味,現在全球市占率為60%至70%。其他的則是羅布斯塔(robusta),學名中果咖啡(Coffea canephora),味道較苦,但也是阿拉比卡的母樹之一。近年爆紅的Coffea eugenioides也是阿拉比卡的母樹。
研究人員為了探究防蟲而分析兩種母樹與30多種阿拉比卡樹的基因,包括從博物館借來的18世紀古董咖啡豆,除了找出能夠對抗咖啡鏽病的品種與關鍵基因,還意外發現阿拉比卡的身世。其他學者認為,抗病基因的發現,能夠降低咖啡業的損失,當然也能確保大家每天早上都能喝到咖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