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郵票詠嘆調
十六歲出國正值上世紀八○年代,此前在台灣已有十年集郵經驗,早從集郵社老闆那裡聽說「美國郵票不怎麼值錢」,所謂的「不值錢」意指「增值」的空間不大,不像台灣郵票那樣,無論新舊都可以「炒作」;另外,美國郵票並無台灣郵票印刷得精緻,所以「欣賞價值」略遜一籌,這點在我出國之後得到了證實,感覺確實粗糙了些,有濃濃的牛仔風格。
繼而在美國待久後才曉得,這個國家的公民普遍認為郵票只是買來寄信用的。身邊和我同齡的美國人,無人在集郵、或懂得集郵,有些人甚至不怎麼寫信。記得剛來美國的前幾年英語不佳,環境適應不良因而牢騷特多,常給台灣筆友們寫長信,上郵局寄航空信順便問櫃檯買點好看的郵票,於是成了每周大事,練習英語之餘,也讓我年年保持了郵票的積攢。直到電子郵件的發明和興盛,我對美國郵票的慣性購買和存留就此切斷。
研究所畢業後經營過六年廣告公司,在上世紀九○年代,使用紙質郵件宣傳的方式還是十分受歡迎,郵票沒少用,起碼代客戶郵寄宣傳資料,都是以一百張一捲的郵票在消耗。後來涉足業餘策展十多年,一樣要幫藝術家們整理邀請名單及郵寄展覽明信片。
在社交媒體的功能還未成熟、人們透過社交平台傳遞活動訊息只限於「曬」給人看的效果之際,不到兩毛錢寄一張邀請明信片的宣傳,很是經濟實惠。每寄出一百張明信片,能招來三分之一以上的賓客,就算這筆宣傳費有花在刀口上,比登廣告還便宜而且有效。
傾向於對任何偷懶省時的發明感興趣的美國人,還出產了「郵資打印機」,特別設計的章戳加上了郵資日期,直接印在信封角落就能寄出,郵局那頭每月從帳戶終端扣錢,改變了靠大量郵寄運營的生意人使用郵票的習慣。
美國郵票到了一九九四年開始,逐漸由沾水黏貼改成了如同貼紙般的設計,如是汰換此後逐年增進,也就三、四年的功夫,竟全換成了貼紙,伸舌頭舔貼郵票的「生活習慣」就此走入歷史。
「貼紙郵票」還同時配合郵資打印機的便利,可容許客戶向郵局購買特製的貼紙來客製,自行在辦公室或家中購印郵票使用。這種變革,讓我感覺郵票的「精神」全然盡失,而多的是「貼紙」的廉價。傳統郵票的特色在於帶有「齒孔」,撕下時呈現自然的毛邊效果是貼紙所不能取代的。從此對美國郵票的收藏意念降低了許多。
認真購買過的美國貼紙郵票,除了逢中國農曆新年出版、多由華裔設計的中國生肖系列外,便是二○一三年出版的哈利波特小冊,個人認為算比較精美、也值得收藏。
幾個世代以來,帳單支付多憑靠郵寄支票的年代,曾有過郵資順應通膨而幾乎每隔一年半載加價的情況,當儲用郵資的面值不夠,就得用上小額郵票補資,於是為此買了很多備用,以免每每郵資上漲時,就為了那一分兩分欠資而郵件被退還,耽誤了付款不說,遲繳信用卡帳單被罰錢那才真是嘔。
直到「永久郵票」(Forever Stamps)的發行,才總算解決了上述問題。郵票的票面從此不標面值,只打上永久價「Forever」字樣,買時按當時市價付錢,公定郵資哪天若漲了也沒關係,省去了以往必須補足那幾分錢漲價郵資的麻煩。其實這種設計是為了減輕郵局人員的負擔,少掉處理欠資退件、要求寄件人補資之後再重新遞送的冗長程序。
越早買進一堆「永久郵票」,以後即使郵資漲了也還能繼續使用,無須再補差價。如此設計,並未促成更興盛的集郵收藏風潮,原因是網上信用卡付款與電子支付的崛起和便利,人們使用支票郵票和信封的機會逐漸減少,乃至完全靠一台手機搞定任何繳費手續。計畫果真趕不上變化,郵資印著「永久」,卻極其諷刺地淡出了人們的生活視野,大概只剩下傳統保守派人士還有在光顧郵局,買郵票來郵寄手寫生日卡或聖誕卡。
我的郵票收藏,曾應小學老師邀請帶進課堂展示,幫忙輔助教學,原因是現在有很多美國都市小學生對郵票毫無概念,沒看過五顏六色的收藏,以及可用來講述故事與歷史的主題。甚至還有很多孩子以為,郵票只不過就是一款印章--英語「stamp」一詞既指郵票,也指橡皮圖章、鋼印以及蓋戳記的意思,一堆孩子竟去把手臂洗乾淨了等著蓋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