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承

江上冰

上個世紀七○年代初期,從台灣來美的移民,定居在沙加緬度(Sacramento)者日眾,我們一家四口也在一九七五年搬到沙市。安家落戶後,首要之事,為兩個尚在童年的兒女找學習中文的地方。傳統僑社周末在中華會館內設有中文班,我們便在那裡報名註冊,在周末上午送兒女上學。雖然在校教課老師和教材都以廣東台山話為主,不適我們來自台灣僑民所需,但就當時情況也算是聊勝於無。

在中華會館內有一華人退休公寓(黃氏大廈),入住者大都是從台灣來的,有許多臥虎藏龍之士,閒暇時多半能胡琴京戲,手提卡拉OK,中外流行歌曲搓搓搓。有時客串為周末中文學校教學,但都苦於沒有中文教材,無奈只好拿僑社報紙濫芋充數,學生對此毫無興趣,上課無精打采,提不起精神。對他們來說,周末上中文學校是件痛苦事情,奈何!

終於苦盡甘來,一九七六年二月,世界日報在美發行,有了相識的文字和背景。我們家是第一個訂閲世界日報的。那時的美國郵政似乎比現在的有效率,當日的世界日報隔天就可送達。我家四人各搶所愛的版頁,我愛新聞版尤其是有關中港台的,太太熱中於各類副刊和兒童版,並與子女共享。

我們讀完的報紙送到黃氏大廈,極受歡迎,甚至當地老僑見識到新版僑報,視野大為開闊。更為重要的是中文學校的教材有了新來源,學校的家長為了文化傳承和開拓,為黃氏大廈增訂了兩份世界日報,於是長者有報可讀,中文學校增添了教材;尤其兒童版,兒童們學到了許多中國有益身心的故事,受到了潛意識的感染。

我家住在沙市西南角的河套區(Sacramento River),區內居民也有不少來自台灣的,年長者也不少。我們經常光顧區內的一所設備較為良好的圖書館,它也有兩份傳統僑社的報紙,閱讀的人似乎不多。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向館長介紹新版的世界日報,並建議增訂兩份。他欣然同意,一個星期後世界日報便在該館出現,並在該館告示牌上宣布。好消息迅速傳開,許多中外讀者為此慶幸不已。

大約半年以後,我又碰到該館長,出乎意料,他竟向我致謝,進館閱讀的人多了,並有許多老外也在閱讀世界日報,收集資料做研究。尤其在周末,進館的華人長者和兒童人數猛增,這是圖書舘所樂見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傳承。偉哉,世界日報!

世界日報 華人 美國郵政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