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上青城(上)

蔣文

翻出一張一九六四年七月八日的老照片,上面題有「青城留影」,照片裡四個十三歲的小女生,從未出過遠門,不知天高地遠,生平第一次遠足,要在暑假去爬道教聖地青城山。

倒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起因是小鄒發起的旅遊,小鄒有位表姊從灌縣來成都讀中專,暑假要回家,邀小鄒去她家玩幾天,也可以邀幾個好友一起去玩。小鄒很高興馬上廣邀同學,最後包括我在內有三位響應。消息一傳出,班主任馬上反對,但反而激起了正在叛逆期的我們的決心。好在我們幾人的家長都不反對,他們也都沒有去過灌縣,以為灌縣青城在同一個地方,這才能順利前行。

七月六日一大早,我帶著兩個鍋盔做乾糧。我們四人每人帶著五元錢,背個書包和一個軍用水壺,在小鄒家集合,跟著小表姊步行去火車站,每人花一元五毛買了去灌縣的火車票。那年頭去灌縣,每天只有一班火車,整整開了四個多小時,中午才到。

六○年代的我們,別說出遠門,就連離家和學校以外幾里地都沒去過,坐火車也是平生第一次,在火車上有多興奮可想而知,特別是車窗外出現山巒時,我們都不約而同歡呼起來。不過灌縣、青城山、都江堰倒是從小就聽說過,現在終於有機會去玩了。

在小表姊家吃過午飯後,她馬上領我們去過索橋、看都江堰。我們在索橋上來回走了兩次,從戰戰兢兢一步一步移動,到後來可以大步在搖晃的索橋上走來回,感覺刺激極了。然後我們又沿著內江山邊小路過了南橋,付五分錢買了門票,進入離堆公園,穿過公園就到了壯觀的飛沙堰和離堆,遊覽了離堆山頂的伏龍觀,從遠處近處見識了這個偉大的水利工程。

晚飯後我們才知道,縣城離青城山還有三十里。小表姊說坐公車五毛錢,我們捨不得花費,也不知道三十里到底有多遠,一致決定走著去。

七月七日一大清早,小表姊就把我們送到青城大橋橋頭,告訴我們過了橋向左走去青城山,千萬不要向右拐,向右就進汶川了。連草帽都沒有的四個小女生,雄赳糾地在烈日下沿公路而行,走了好久好久,公路還是一望無盡,路邊連人都見不到一個,只不時有些貨車飛馳而過。

早上吃的稀飯早就消化完了,每個人都餓得前胸貼後背。幸好我書包裡還有兩個乾透了的鍋盔,在路邊找一樹蔭,四個人坐在路邊草地上每人分得半個,就著水壺的水吃了充飢。真是救命的乾糧啊。

又走了一陣子,路邊終於出現了一間店子。那是一間破舊的草房,裡面擺有兩張木桌,門邊架著大鍋,有飯有麵有茶水,又熱又餓的我們馬上進去,一問炒菜要三毛一份,麵條只要八分錢一碗,於是我們每人點了一碗麵,又喝了兩大碗免費的麵湯。

店家告訴我們,再向前走一、兩里路,見右邊有座牌坊,穿過牌坊再走六里路,就到青城山腳下了。果然不久我們順利到達青城山下第一座道觀--建在峭壁之下的「建福宮」,一進山頓時感到涼爽幽靜。買好進山票(忘了價格,好像是幾毛錢),我們就前前後後遊覽建福宮,打算在這住一宿。

走到茶社處,見有十幾位農民在那喝水,我們問他們上山應該怎麼走,他們告訴我們,他們是給山頂上清宮送米去的,如果我們願意跟隨他們走小路,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達上清宮。一聽說只需一個多小時,我們馬上決定跟他們走,今晚宿上清宮。

這些農民大哥大伯非常體貼我們這幾個從未走過山路的小姑娘,只要我們跟不上落在後面,他們總會有一個人停下腳步等我們跟上來。這是條是當地人走的近路,不在景區中,路也不險,沒有多少風景,在兩邊時不時見到農舍和玉米地之類的。下午四點左右,我們就跨進了上清宮大門,謝了帶路的農民,我們馬上去登記往宿,四毛錢一間,內有單人床兩張,我們人小,兩人一床倒也不覺得擠。道長告訴我們晚飯要六點才開飯,讓我們先去四處逛逛。(上)

六四 哥大

推薦文章

留言